笔趣阁

紫夜小说>一挽长发定终身 txt > 第73章 文喧 朝野文喧书院封禁(第1页)

第73章 文喧 朝野文喧书院封禁(第1页)

第73章文喧朝野文喧,书院封禁。

肃州定北城丶幽州祁连道和婺州朔方商道,是北境三州的三个关要之地。距肃州定北城门二十里,处于肃州与幽州的分界之地,有丛比薄弓岭一带的山岭更绵延不断丶更巍峨的群山。名祁连道。

山峦从中间断开形成了一道巨型峡谷。形如马蹄,故得名马蹄谷。

马蹄谷是祁连道的门户之地。

谷中,肃立着一片石林。碑石是就地取材的山岩凿刻的,碑身或高或低,或直或斜,皆被十年风雨侵蚀得满是斑驳。这里不长草,没有荒草萋萋的景象,却有风,风声灌耳。

陈良玉提着几只壶,到了山口,便下马徒步走。半炷香的工夫,走到那片碑林。每只碑上,籍贯丶姓名都已再难辨别。她轻车熟路走到一块石碑前。

“来看你了。”

她说着,将几只酒壶放在碑前,“果子酒,甜的。”

那碑石前已有许多酒坛,陶的瓷的,大的小的,倒歪一地。陈良玉提到手中一壶酒,拔开壶塞,朝碑林缓缓倾洒。她坐下来,倚着景荣的碑石。

想独饮一壶,却只喝了一半。

“过些时候我再来。会带个人来。我想,应该带她来见见你,你也见一见她。”

谢文珺人还在婺州。春宵一度後,谢文珺穿好衣裳便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薄情寡义丶翻脸无情丶提裤子不认人的做派!

她道陈良玉在旁乱她心神,耽搁她处理婺州农事,一摆手,“黛青,荣隽,送客。”

被驱逐出群芳苑之後,陈良玉喊上景明去尧城及朔方商道的中轴地段绕行一圈,重新布置兵防。而後便打道回府,回到定北城。

这一次的土地清丈自婺州开始,再到肃州丶幽州,北境三州耕地不多,但地广,农田有的分散成小块田垄,有的绵延数十里一眼望不到头,真要一尺一厘的丈量,要耗费许多时日。谢文珺要将三州土地赋税丈量完毕丶清算清楚,必得在北境待上几个月,如果下面人办事怠慢,兴许能留她在定北城过个拮据的年节。定北城的年节比不上宫里。

陈良玉心情格外不错。口里哼着小曲,将婺州南边境线上的探子全部召回赏了顿军杖。

“长公主人都到婺州了,竟没人来通报!什麽时候北境的防卫漏成筛子了?”

探子叫屈:“大将军,我等早写了密条,递到飞虻了。”

军事重地传递消息的方式通常是驿传与烽火台,各地的暗探消息经驿传递送,可易被截获。陈良玉将飞虻加以整饬,在北境织出一个探网,以定北城为终端,蛛丝网一般覆盖北境三州十六城,消息通过一个个结点直递肃州大营与定北城宣平侯府。

景和木愣愣地想起来什麽,“小姐,是有消息。”

陈良玉看着乌压压一片被摁在条凳上呼天号地的探子,刚打过两杖,多数已受不住似待宰的羔羊一般挣扎不已。

“停手,别打了。”

手脚的桎梏一松,探子们宛如困鸟出笼,千恩万谢丶弓腰捶手地作鸟兽散。

陈良玉道:“景和,你近日怎麽回事?你往日从不犯这样的错。”

景和低下头,硕大的脑袋耷拉下去似牵引到全身的筋骨,他腿一屈,跪在陈良玉面前。

陈良玉道:“起来说话。别动不动就跪。”

景和又拍拍尘土站起来,“飞虻是有消息,可属下要与你禀报时你正叫後厨担水,说长公主即日便要来府上,属下以为你已得了消息,便没再多言。”

马蹄谷的风声没停。陈良玉还背靠景荣的碑石坐在谷间。

她对着尽是伤痕与征尘的碑林兀自言语,“大哥的死,景和心里一直过不去。景荣,我要怎麽跟他说,我和大嫂真的没有怪罪他,没有人怪罪他。他那麽大个脑袋,想事情总是想不通。”

“我们有书院了。庸都有,北境也有。”

“云麾军还是娉儿领兵,林寅破阵的天资不俗,武力差点。如果她这次能从云杉林三十阵法中冲出来,便破一回例,给她鹰云纹刀。”

一壶没喝完的果子酒歪斜地立在碑石上。

之所以说是碑石,是因为它既是刻了字的墓碑,也是一块磐石。碑林是没有匠人费时费力凿t刻的,瞧着一块石料像个碑样,便扛来直接用。

山谷中回荡起马蹄声。一袭灿目的红衣,驰烈马,扬长鞭,愈行愈远。

谢文珺没能如陈良玉所愿在北境过个年节。婺州一多半农事尚未了结,谢文珺便急匆匆整顿车马,星夜兼程折返庸都。

陈良玉驱马疾驰,在婺州边境才追上长宁卫,截停谢文珺的车舆。

她蹬上车辕往轿厢一钻,塞给谢文珺一条缣帛,上面绘着一幅舆图,“殿下,南洲地虽小,但富庶,兵甲虽少但精,逼急了兴许会求援东胤,不可令衡邈贸然攻打。应通年间五王之乱前,有个东西叫万贺节。”

车马依旧啓程向前,不停歇,无垠的黄土之上轧出很远的车辙印。

陈良玉没有发问。朝廷的邸报会在每月上旬传来,她清楚谢文珺为何如此着急,丢掉婺州大半农事返程。

“客星”一说,女子书学事宜沦为千夫所指。衆官所谏,意在封停灵鹫书院,驱逐国子监女弟子。

“夫女子者,身系繁衍之要务。读书求仕,非其分内之责。书文经史,多关邦国大事丶男儿壮志,女子研读,徒增妄念,必乱朝局,扰社稷,有违天地之序。望陛下审慎斟酌,速做定夺。”

“为官理政,乃乾道之事,女子涉入,阴阳错乱,纲常何存?恐致朝纲紊乱,世风日下,此大谬之举,万不可为!”

谢渊迟迟不降旨,甚至于以身体抱恙为由暂停了早朝。

文官们没能顺意,自然不肯罢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