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平缓缓起身,踱至悬挂的军情图前,背对众人沉默不语。
帐内只余炭火噼啪作响,诸将屏息凝神,等待主帅决断。
“军师,”韩平突然开口,“你如何看待陈公子所提五策?”
诸葛明轻抚长须,沉吟片刻后道:“回大帅,
陈公子所谋看似商贾之道,实则暗合兵法要义。
以战养战、自给自足,正是我军当前破局之关键。
尤其‘锐器反哺粮草’一环,若能实现,可谓开创先河。”
“公孙将军?”韩平转向右侧。
公孙铭抱拳道:“末将以为,陈公子谋划虽好,但需严加约束。
粮草命脉不可尽托于一家,当分而治之。
建议保留三成粮草自采渠道,以防不测。”
淳于丹立即反驳:“公孙将军过虑了!
如今我军粮草已断,若非陈家雪中送炭,将士们明日粥饭都成问题。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
徐博达不待询问,缓缓开口,声音沉稳:
“大帅,末将以为可先试行三月。
以陈府安全为保,以收购余粮为始,观其成效再定后续。
若真能如陈公子所言,形成良性循环,则地门关危局可解。”
韩平转身,目光如炬扫过众将:
“既然如此,本帅决意——
准陈公子所请,试行合作。但需约法三章:
“其一,陈家需确保每月粮草供应不低于三千石,锐器锻造需在军中匠师监督下进行;
其二,镇妖军派一队亲卫驻守陈府,既为保护,亦为监督;
其三,所有交易往来需经军需官登记造册,定期核查。”
他看向陈飞,语气凝重:“陈公子,此法可能接受?”
陈飞躬身行礼:“大帅英明!陈家必不负所托!”
“好!”韩平击掌定音,
“即日起,镇妖军与陈家正式合作。
望诸位同心协力,共渡难关!”
诸将齐声应诺,帐中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唯有公孙铭眉头微蹙,似乎仍有顾虑,
但在大势之下,也只能默然领命。
夜色如墨,一队镇妖军士卒护送陈氏父子的马车驶入城外陈家农庄。
待护送队伍交接完毕后,队正上前抱拳道:“陈老爷,奉大帅令,
我等二十人今后常驻农庄,负责护卫安全,对外则是贵府护院。”
陈长河心中了然,这是韩平履行承诺的开始,
当即吩咐管家老周为将士们安排食宿。
就在陈氏父子密议之时,几道消息如同暗流般在镇北县城蔓延开来。
“听说了吗?陈家举家搬迁,逃往石头城了!”
“地门关缺粮缺得厉害,连兵器甲胄都破损不堪!
据说短则半月,长则个把月,镇妖军要么弃城而去,要么与城偕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