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误惹冷郁权臣后TXT > 第 91 章 魏璋此去可谓孤军而战(第4页)

第 91 章 魏璋此去可谓孤军而战(第4页)

而他身後的衆人,也跟着他渐渐接近天光。

上百书生在偌大的国公府中其实十分渺小,从上往下俯视,细若溪流在府中小巷潺潺流动。

府中树荫交错,在阴面。

隔着一道朱漆门的府外,是宽阔的朱雀街,阳光明媚,在阳面。

衆人依次跨出门栏,宛如小溪从阴面流向了阳面。

薛兰漪以为他们在孤注一掷,可走出国公府大门,走在清晨的街道上,越来越多的路人汇聚到了他们之中。

有年迈的说书先生,也有落魄的贩夫走卒……

从国公府到玄武门,百人汇聚成了千人,宛如小溪奔流入海。

薛兰漪环望熙熙攘攘的人群,周围的人她一个都不认识,但她知道他们或多或少跟太子有关。

或是他们的子女丶朋友,或是他们本身就背负着乱臣贼子之名,只能在阴暗角落掩饰身份,茍且偷生。

今日,他们终于站在了阳光下。

而能做到这件事的,不是穆清泓,是魏璋。

是那个奸邪狡诈,背弃故友,手段狠辣的奸臣魏璋。

如穆清泓所言,这就是现实。

谁掌握权力,谁就握着太子一门的生死荣辱。

薛兰漪忽而想起谢青云死前,曾跟穆清泓说过无论是何手段登基,将来只要勤政爱民,便也能称得上一声明君。

显然,那个时候谢青云就知道是穆清泓和魏璋勾结串通,暴露他们的行踪了。

可谢青云死前,未有恨意,他释怀了。

因为,他要的是最终结果:太子登基,拨乱反正,海晏河清。

他不恨穆清泓,也不恨魏璋,他已经抛却私仇了,只愿太子登基,一切回归正途。

如今还在私仇里打转纠结的,只有薛兰漪罢。

薛兰漪心中暗自感慨着。

队伍突然停下了下来。

衆人已经走过午门,抵达太和殿外的广场。

再往前,是太和门,太和殿,只有魏璋和穆清泓驾马走进去了。

寻常人连大殿都无法接近,遑论自证清白?

他们只能在广场处,遥遥相望,等待结果。

巍峨的太和殿前,汉白玉石阶宽阔且空无一人。

玄衣男子掀袍,独自拾阶而上,一点墨色款步进入太和殿中。

朱漆门关上了,只留一道缝隙。

远在广场上的薛兰漪再看不清里面什麽情形,但可以想见那里一定有无数双不怀好意的眼睛正盯着魏璋。

虽然魏璋现在大权在握,但重翻太子旧案,牵涉成千上万人,朝上之臣细数三代,又有哪位与太子案毫无瓜葛呢?

谁都未必清白,自然也没有几个人愿意重翻旧事。

魏璋此去,可谓孤军而战。

世事变化多端,薛兰漪没想到有一天会是魏璋独自肩负起了太子党的荣辱。

她心里百感交集。

而留在原地的衆人看不到那扇朱漆门内发生着什麽,也各自窸窸窣窣猜测起来。

有个说书先生擡臂挥舞着手安抚大家,“诸位莫惊慌,我方才从龙虎街过来的时候,正见陆知柏和齐胜的马车从衢州老家赶回宫中呢,若不是魏国公有真凭实据告倒他们,他们一副残躯败体,岂会从安乐窝走出来?”

“是呢,我在茶馆打杂时,听刑部两位老爷说,魏国公早令他们彻查了陆知柏和齐胜卖官鬻爵丶逼良为贱的证据,人证物证确凿,陆知柏和齐胜这两个老贼跑不了!”

当年,陆知柏和齐胜二人卖官鬻爵丶逼良为贱之行径几乎人尽皆知。

只是那时候他们势力大,无人敢查,无人敢言。

後来太子变法,削爵位丶废贱籍,直接影响到他们以此敛财,他们才心生毒计,挑拨先皇怀疑太子居心不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