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二爷爷念初中,到现在都过去多少年了,教材早就更新换代。
许清舟又想到了她身上那些不加掩饰的疑点,差点没忍住去问她到底是不是这个时代的人。
可最终,他还是放弃了询问。
他自己都不是原装的,以什麽立场去问她?
这一问,不就露馅儿了麽。
许清舟只能假装什麽都不知道,默默收起了卷子,没再抓着她学习。
没有了许清舟抽风一样的逼着她学习,喻绾绾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
时间如白驹过隙,很快,高考恢复的政策彻底确定下来。
高考时间就定在了两个月後。
这个时间,和许清舟原本的世界倒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异,不过差异也不算大。
大队长并没有要藏着掖着的意思,政策一下来,就召集知青开了个会,把这个消息告知了他们。
而且因为家里就有要参加高考的人,大队长对这些知青的要求并不严厉。
在通知他们之前,就已经在村子里开了会,对村里人进行了思想教育,和他们沟通好了之後的事情。
这两个月,他们会尽量不给知青们安排重活累活,能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备战高考。
一时间,所有人都是又惊又喜,对大队长和茂林大队充满了感激。
有心思灵活的人,稍稍一想就明白,恐怕大队长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和许清舟脱不开关系。
本来这些日子以来许清舟就改变了许多,不那麽让人讨厌了,再加上这件事儿,知青里许多人对他的态度都亲近了起来。
尽管许清舟并不在意就是了。
两个月,给他们的准备时间并不长,可这些知青还是勤奋努力了起来,用上自己能用的手段人脉,给自己找来了复习资料。
许清舟知道赵光年家里离得远,恐怕来不及在高考之前给他寄来学习资料。
他也不吝啬,主动把自己的资料借给了他,还会带着他一起复习,给他开小竈。
偶尔遇到其他知青的请教,他也不会藏私,十分大方的为他们答疑解惑。
一来二去的,这些知青对他的态度就更好了,逢人就夸。
尤其是他的知识储备量,让这些自诩文人的知青,深深的敬佩折服。
至于杨强那边,许清舟没要求他参加高考。
杨强和喻绾绾的情况不一样,他从小就没读过书,就连认字都是跟着许清舟做事儿後,才在他的强迫下慢慢开始认的。
要让他参加高考,那就不是复习丶学习新知识点那麽简单,那是得从小学的内容就开始从头学起。
这太为难杨强,也太为难许清舟了。
许清舟对他的要求很简单,学会认字,学会算数,学会做人,保持着听话,这就够了。
两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好像也才一眨眼,就已经到来。
大队长带着人,把这群知青一一送进了考场。
他们这麽大的阵仗,吸引了不少人的视线,互相打听了一番,才知道送他们来的,是他们村的大队长,为了他们的高考,大队长还特意调整了他们干活的时间和比例。
得知这一情况的其他村里的知青,纷纷对他们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除了茂林大队,可没有哪个地方的知青能有这麽好的待遇。
像许清舟一样,在下乡的村里娶亲成家的人不在少数。
得到高考恢复的消息时,他们的家人不是第一时间支持,而是反对激烈,不愿意让这些知青考上大学,离开他们的村子。
因为这事儿,最近两个月闹起来的人家不在少数,甚至可以说是常态。
茂林大队的这群知青,真是不知道走了什麽大运,遇到这麽好的一个大队长!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