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内烛火明明灭灭,烛芯偶尔爆出一点火星,“噼啪”一声轻响,旋即被满室的寂静吞没,倒衬得这夜更静更沉了。
孟玉桐手中握着一把小银剪,对着上下起伏跳跃的烛火,心不在焉地剪着那烧焦蜷曲的烛芯。
两个时辰了,祖母还未归府。
纪家那位以威严刻板着称的老太爷刚回来,此事莫非生了波折?
也不知祖母与他交情究竟如何,这一回能否说服对方。
想到祖母独自面对纪家……她心中隐隐不安。
不知枯坐了多久,外头终于响起脚步声,是白芷回来了。
“小姐!老夫人回来了!”白芷一阵风似的跑进来,急急道,“吴嬷嬷也请来了,就在门外候着!”
孟玉桐指尖一停,立刻放下银剪,起身迎了出去。
“有劳嬷嬷这麽晚跑一趟,快请坐。”孟玉桐面上已恢复一贯的从容,引着吴嬷嬷落座。
白芷忙去倒茶,吴嬷嬷却摆摆手,声音带着倦意:“姑娘别忙了。老奴是奉老夫人之命来传话的,说完就走,不敢耽误姑娘歇息。”
她擡眼,目光沉沉地看向孟玉桐:“老夫人让老奴告诉姑娘:事儿,办妥了。姑娘可以安心。只是……”她顿了顿,“老夫人也说了,盼姑娘别忘了那‘一年之期’。若到时不成,望姑娘依约回来,安心嫁人。”
“办妥了。”孟玉桐面上没什麽变化,声音却像抽走了丝力气,有些发飘。
她扶着身後的玫瑰椅背,慢慢坐了下来。一直悬着的那颗心,终于重重落回了实处,心中那根紧绷的弦终于彻底松弛下来,一股巨大的释然感涌遍全身。
“请嬷嬷回禀祖母,”她稳住声音,一字一句道,“玉桐记下了。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祖母苦心。”
她渐渐平复下来,她自然要全力以赴,她一定要让医馆入官家名册,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将未来的日子牢牢攥进自己手里。
吴嬷嬷轻轻叹了口气,声音低了下去:“姑娘,老奴斗胆多说一句。
“老夫人年纪大了,撑着这麽大个家,日夜操心的,无非是各处买卖稳当,别出大乱子;膝下的儿孙们,个个平安,无灾无难。”
她停了停,语气里带着几分少有的恳切:“姑娘是老夫人跟前长大的,不论她同您说什麽,可老夫人待您的心终究不同。老奴求姑娘,别辜负了她。”
退婚和开医馆一事,祖母的确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孟玉桐心头微热,垂下眼,温顺地点点头:“嬷嬷的话,玉桐都记在心里。夜深了,您快回去歇着吧。”
吴嬷嬷起身行了一礼,由白芷引着,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屋子里只剩孟玉桐一人。
她静静望着屋中灯盏,望着那簇跳动的起伏的火苗,终于长长地丶无声地,吐出了胸中那口憋了许久的浊气。
退亲之事已定。
前头的路或许不好走,但这最难也最要紧的第一步,她到底是,迈出去了。
作者有话说:
下下章入v,万字更新掉落。後面的更新就调整到每日零点啦,还是日更[狗头叼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