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重生后前夫全家也重生了 > 第47章 第 47 章 人生在世各有其劫(第2页)

第47章 第 47 章 人生在世各有其劫(第2页)

“都是些家常味道,两位请慢用。”秋娘招呼完,便转身去後厨张罗孩子们的晚饭了。

孟玉桐与纪昀相对而坐,窗外日头正盛,将济安堂的庭院镀上一层暖融融的金辉。

院中那架简陋的秋千在微风中轻轻摇晃,几只木马静静伫立。

几个稍大的孩子正在青草丛中追逐翩跹的彩蝶,清脆的笑闹声隔着窗棂隐隐传来。

不远处的屋檐阴影下,小雪独自蹲坐,小小的身影沐浴在背阴的清凉里。

她仰着小脸,专注地盯着草丛中飞舞的蝶影,一边笨拙地伸出纤白的小手,十指聚拢丶交叠,努力在身前的地面上投下一个蝴蝶形状的影子。

光影变幻,她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自得其乐,那专注而恬静的侧影,令人心头微软。

“小雪她一直不能说话吗?”孟玉桐的目光落在小雪身上,声音放得很轻。

纪昀亦循着她的视线望去,眸色沉静:“她约莫一岁多时被遗弃在济安堂门口,自那时起,便从未开口说过话。”

“今日为她诊脉时,我留意过,”孟玉桐回忆道,“舌体伸缩自如,吞咽无碍,对周遭声响反应亦算灵敏。依此看来,应非天生喑哑。”

她顿了顿,补充道,“只是这孩子性子太过怯懦。初见我时,眼神躲闪如受惊小鹿,稍一触碰便浑身僵硬。唯有独处时,才显出几分自在松弛。”

她观察到小雪对着蝴蝶影子时那无声的模仿与专注,那分明是内心有表达欲的证明。这失语之状,更像是因什麽事情而自我封闭了心窍,是心墙高筑,而非喉舌之疾。

这些推测她并未宣之于口,以纪昀之能,又岂会不知?

“是心病,”纪昀的声音低沉,洞悉而沉凝,“她来济安堂後,我针对她的症状开过许多方子,效用都不大。”

窗外斜射而入的日光,恰好自他高挺的眉骨处落下,将他的眼眸笼罩在暗影里,眸底情绪幽深难辨,“大约幼年遭遇剧变,心魂受创,故闭锁心扉,拒与外界言通。此症非金石汤药可解,唯待其心门自啓,方有转圜之机。”

“她年纪尚小,只怕没那麽容易。不过纪医官倒是同我想的不太一样,这般没有希望,难以治愈的顽疾,纪医官竟也不曾放弃麽?”

孟玉桐想起母亲去世那年,自己似乎也是同她一样,只想找一处小角落将自己包裹起来,谁也不要靠近才好。

可真的没人管自己时,心中又矛盾地想,怎麽没人来看看她呢。

真的只有自己一个人了吗?她真的被人丢弃了麽?

“孟大夫说笑,若换作是你,纪某相信你只会做的更好。医者父母心,当以济世活人为先,不该因惧祸患麻烦而弃病者于水火。”

“不过,医者医身难医心,人生在世,各有其劫。”纪昀的声音清冷依旧,带着一种近乎残酷的平静,“此劫是她必经之路。若能渡过,前方便是坦途;若不能……”

他微微一顿,目光投向远方虚空,“亦是其命数使然。纵使终生缄默,在这济安堂中,总有一隅可容她安身立命。平安喜乐,粗茶淡饭,如此一生,未必不是一种福分。”

这番道理虽无错,听在孟玉桐耳中,却觉过于冷静,甚至透着一丝不近人情的漠然。

她沉默下来,不再接话。两人相对无言,只馀碗箸轻碰的细微声响,在静谧的饭堂中回荡。

饭毕,孟玉桐去为小辉和杏儿开具药方。纪昀因下午尚需往太医局授课,便先行告辞离去。

孟玉桐将药方仔细写好,连同煎煮火候丶服用禁忌等一一叮嘱秋娘。纪昀不在,秋娘便拉着她多聊了几句。

“此番真是劳烦孟大夫了,又开方又送药的。”秋娘感激道。

“秋娘不必客气,”孟玉桐温言道,“此番出诊,诊金药费自有医官院结算。医官院能体察下情,专设此策,分派医官对接城中善堂,解孤弱病患求医之难,此等务实为民之举,才真正令人感佩。”

秋娘闻言,眼中顿时流露出由衷的赞同与敬意:“医官院其他大人如何,我不敢妄言。可纪医官,那真是顶顶好的医官。医术高明不说,更难得的是心系百姓,专做实事!”

她话语间满是推崇,“您道这善堂分派医官义诊的良策是谁力主的?正是纪医官!自他担起济安堂这摊事,我这心才算落回肚子里。

“堂里孩子小,身子骨弱,三天两头闹毛病。从前没这规矩时,孩子病了,得我们厚着脸皮去医馆请大夫。唉,那真是难啊!

“别的医馆嫌麻烦,诊金又少,十回有九回请不动。记得有一回,我跑了好几家都没请到大夫,急得在街边掉眼泪,恰好遇见纪医官背着药箱路过。

“他听了我的难处,二话没说,跟着我就来了济安堂。打那以後,他常常自己抽空来,分文不取地给孩子们瞧病。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总想着给点诊金。

“谁知没多久,他就上书医官院,把这善堂医官对接的制度给立起来了!自那以後,堂里的孩子们才算有了依靠,我这颗心,才算是真正踏实了!”

孟玉桐脸上掠过一丝讶异。她未曾想到,这竟也是纪昀的主意。这般心系孤弱丶躬身践行,倒是与她印象中那个冷峻刻板的纪昀,有些不同。

秋娘见她垂眸若有所思,话锋忽地一转:“孟大夫年纪轻轻,就开了这麽大一间医馆,人又生得这般标致,心地还善,真是难得!不知……可曾许了人家?我有个侄儿,年纪与你正相当,人品……”

孟玉桐没料到话题忽转至此,面上微赧,忙不叠摆手:“多谢秋娘美意,我这便回医馆抓药去,两个孩子病情耽搁不得。”

她匆匆提起医箱,快步离开,没给秋娘继续牵线搭桥的机会。

秋娘追到门口,望着她快步离去的倩影,无奈又好笑地摇头:“唉,如今这女娃娃,面皮忒薄了些……”她心中盘算,也罢,下回寻个机会再提。

只是可惜,自己没个适龄的儿子,这般品貌双全的好姑娘,真是打着灯笼也难寻了。

孟玉桐回到照隅堂时,日影已微微西斜,约是申时初刻。

初夏午後的风带着温煦的暖意,拂过檐下悬挂的药草,送来阵阵清苦微甘的气息,也熏得人有些慵懒倦怠。

堂内清寂,并无病患。吴明单手支着脑袋,伏在柜台上,脑袋一点一点往下拽。

白芷则端坐窗边小几旁,低眉敛目,指尖翻飞,绣着香囊。

见孟玉桐归来,吴明一个激灵醒过神,揉了揉惺忪睡眼,忙从柜台後绕出相迎:“当家的回来了!”

白芷也放下针线,起身上前接过她手中的医箱。

孟玉桐未作停歇,径直走向药柜。

她从医箱中取出方才在济安堂开好的药方,指尖在琳琅满目的药屉间快速游走,动作利落精准,称量丶分拣丶包裹,一气呵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