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舟讲得绘声绘色,“奇就奇在,两人分开之後,反倒因一些机缘巧合,不得不再次打交道。在这一来二去中,那男子才恍然惊觉,两人从前相处之中,有许多误会未曾说清道明,而自己从前愚钝木讷,因此忽略了妻子多少优点,多少真心……于是这心底死灰般的情意,竟又悄悄复燃了。”
这段时日照隅堂忙得不可开交,白芷已有许久未去听书,这故事她只听了一半,刚好卡在两人签下和离书那最叫人唏嘘的地方。
此刻听云舟说起後续,顿时被勾起了好奇:“既然後来那男子明白了自己的心意,为何不干脆去找那姑娘说明白,再续前缘呢?”
云舟摊手道:“先生说啦,那姑娘是个心思细腻丶敏感多思的性子,从前在那段婚姻里受伤颇深,心门已然紧闭,再不会轻易向人敞开了。那男子想必也深知这一点,正苦恼着该如何小心翼翼地靠近,才能不再惊扰她丶伤害她呢!”
“那後来呢?他可想到法子了?”白芷追问。
“巧了!张先生正好就断在这儿,吊人胃口呢!我也正抓心挠肝地等着下回分解!”
“你是自个儿去听的?”
“那倒不是,”云舟摇头,“近日我也不得闲。是前三日,随公子出门办事,路过城西瓦子时恰巧碰上张先生开讲,站着听了两段。”
白芷叹了口气,语气颇有些怀念:“我也许久未去了。从前姑娘跟着老太太去城西药铺查账对账,我跟着去,能得大半日空闲,最爱溜去旁边听张先生说书。如今在照隅堂忙得团团转,倒是再没机会去城西了。”
“这可真是巧了!”云舟笑道,“我三日前,也正是随公子去的孟家设在城西的那间药铺!办完正事出来,路过中瓦子,才恰好听了那麽一段。”
一直静静走在旁侧,看似沉浸在自己思绪中的孟玉桐,听到此处,脚步倏然一顿,带着几分疑惑侧首看向云舟:“纪医官去了我家的药铺?”
云舟并未察觉她语气中的疑惑,坦然点头:“听公子说,是因近日腹泻之症蔓延,恐城中各家医馆药材吃紧。医官院虽有库藏,但首要需保障宫中贵人与各部衙署所需。
“故而公子亲自带了两位医官,查验药铺的药材品质与库存。若是资质符合官药标准,便可由医官院统一采买储备,以备不时之需。说起来,查验结果这两日应该就能出来了。怎麽,公子没同您提起吗?”
孟玉桐眸光微凝,摇了摇头,脚下步伐却不自觉地乱了几分节奏。
待回到孟府,吴嬷嬷早已候在门房,见她归来,忙迎上前,低声道:“姑娘,您可算回来了。老夫人已在松风院等候多时,说是有事要同您商议。”
孟玉桐心下微疑,依言跟着吴嬷嬷穿过夜色中的庭院,步入祖母所居的松风院。
屋内灯火通明,江云裳如往常一样,端坐在那张紫檀木雕花扶手椅上。见孟玉桐进来,她眉眼间聚起一丝光亮,竟是朝她招了招手,语气带着惯常的威严:“怎地回得这样晚?快些过来坐下说话。”
孟玉桐上前几步,敛衽行了一礼,方在祖母下首的绣墩上坐下,轻声问道:“祖母深夜还未安歇,可是有什麽要紧事?”
“人老了,觉便少了,没那麽多瞌睡。”江云裳今日的神情语气与往日颇有些不同,眉宇间那惯常的锐利严苛似乎被灯烛柔化了几分,连带着说话的语调也放缓了些,透出一种罕见的温和。
“祖母请讲。”孟玉桐端正坐姿,凝神静听。
侍立一旁的吴嬷嬷闻言,立刻将一份纸质文书恭敬地递到孟玉桐手中。
孟玉桐接过,就着桌案上那盏琉璃灯散出的光,仔细阅览起来。
文书擡头,“医官院官药采买准入批文”一行醒目的官方字样赫然映入眼帘。再往下细看,内容明确写道:孟氏药行所供之‘川黄连’丶‘云茯苓’丶‘杭白芍’等数味常用大宗药材,经医官院专人严格核验,其药性丶成色丶炮制工艺丶仓储条件皆属上乘,价格亦公允合理,顺利通过多重审议,特此批准纳入医官院官药采购名录,准其供应。
江云裳望着孙女脸上难以掩饰的错愕神情,心下立刻了然,她大约也不知这件事。
“其实,自你那照隅堂开张後不久,纪昀那孩子便已来过我家几处药铺暗中察看过了。”
江云裳缓缓开口,“医官院的官药供应,自有其严苛的旧例与章程。若要临时增补或更换供应商,非有十足理由不可,且需层层报批,程序繁复周折。
“他初时来探看後,也曾亲自寻过我,坦诚言明其中关窍。那孩子性子清正刚直,办事有章法,并不因私废公。我知他此行或有他祖父示意关照之意,便直言让他不必为难,一切按规矩办便是。”
“因我?”孟玉桐倏然擡起头,望向祖母,眸中满是困惑与不解。
几日之前?她分明未曾向他提过家中药材生意之事。
便是今日开口,也是因恰好拿出一罐石莲子,才顺势提及,存了几分借此契机为自家药铺牵线搭桥的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