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风裹着沁凉的湿意漫进考场,与笔尖划过试卷的沙沙声应和着。
随着一声铃响划破校园的静谧,高考前倒数第二场综合性丶大规模的“实战演练”落下了帷幕。
细密的雨丝黏在教室的窗玻璃上,空气里带着雨後的微凉。
班上的气氛也如这天气般带着沉闷。
孙浩抱着一叠成绩单走进教室,他将成绩单轻轻放在讲台上,目光缓缓扫过底下一张张或低垂或紧绷的年轻脸庞。
“知道大家这几天都很紧张。”
孙浩的声音比平时更温和更有力,他深知这个时期鼓励和鞭策同样重要,“但我想跟大家说,二模并不是终点,相反,它是让我们短暂停靠的‘补给站’,是让我们回头看看,哪些地方走偏了,哪些脚步没踩实,抓住这个机会查漏补缺丶调整节奏,攒足力气和勇气再奔赴更重要的下一程。”
成绩单是孙浩亲自发的。
有人欢喜自然有人忧。
他看着偷偷抹眼泪的学生说道:“现在还不到气馁的时候,所以别盯着分数哭,要盯着错题笑。不管是因为粗心丢分,还是因为没有掌握这个知识点丢分,这都是一次让你们看清自己的好机会。”
教室里渐渐有了细微的动静。
坐在前排的女生偷偷哭了一会,又悄悄擦掉眼泪,再擡头时眼里重新燃起了光。
孙浩嘴角扬起笑意,“我一直很喜欢一个成语,叫‘厚积薄发’。大家就如同清明後的草木,只有经历过风雨,才能生长得更茂盛。接下来的日子,请同学们继续加油努力,把遗憾留在昨天,一起走向美好的明天,好不好?”
“好!”
整齐的回应声穿透教室,也压过了窗外淅沥的雨声。
高三的每一分钟都弥足珍贵。
一节班会课都得拆成两半上。
孙浩用了半节课开导学生,剩下半节课留给他们自习。
薄薄的雨雾笼罩着整个校园,教学楼之间的小道被淋得透亮,倒映出铅灰色的天空和在风中摇曳的枝桠,清寂中又平添几分温润。
雨短暂地停歇了一小会。
姜岁开了小半扇窗户。
风裹着雨後的清润气息从窗缝里溜进来,温柔拂动桌角的试卷。
“关窗吧,又开始下雨了。”季璟虞温声提醒。
不知道是不是压力太大的缘故,从开学到现在,姜岁已经感冒好几回了。
“好。”姜岁收回飘远的思绪,继续低头看试卷,“唔,分数跟你之前给我算的大差不差。”
她擡头冲季璟虞扬了扬下巴,清凌凌的眼底闪着小得意,“我可真厉害,一直在进步。”
姜岁那副又认真又有点小嘚瑟的可爱模样,猝不及防戳中了季璟虞的心,让他忍不住跟着弯起嘴角,“嗯,好棒。”
“姜岁,这回跟季哥相差几分?”
听着姜岁雀跃的语气,夏繁就猜到姜岁这次考得肯定又很好。
“这次相差25分。”
饶是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于晓澄还是下意思倒吸一口了冷气。
季璟虞的总分一直在720分上下浮动,这也就意味着姜岁的总分已然接近700分。
“现在还剩两个月,要是每个月多考十分。”姜岁戳戳季璟虞的胳膊,语气里是藏不住的蔫坏,“理科状元说不定就要换人了。”
他喜欢姜岁这副明媚张扬又充满自信的模样。
于晓澄手动合上已经震惊而张大的嘴巴,“姜岁,你简直天生为学习而生,你这进步速度都不能用神速来形容了。”
“是光速。”夏繁一本正经地补充。
谁能想到姜岁刚来浔宁时,成绩还是吊车尾,几门课的成绩加起来连季璟虞总分的一半都不到。
“天才,再加上努力,果然是绝杀。”
同一道难题,同一个人讲解,姜岁听一遍就能懂,还能举一反三。而她至多只能掌握百分之七十,剩下三十只能听天由命看运气。
普通人羡慕不来。
于晓澄又问:“你们有想过报什麽专业吗?”
蒋德宇摇摇头,“我没想过。”
“呵呵,我本来也没指望你能回答。”
夏繁低头拨弄了下指甲,“我倒是有好几个想报的,不过还是等分数出来再看吧,现在想了也是白想。”
姜岁倒是目标明确:“江大数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