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那份财务规划任务,对苏念而言,跟遭罪没两样。
接下来几天,她走在路上总觉得背后有人盯着,手里的专业书握得皱,翻页时指尖总蹭错行。
连食堂打饭都不敢抬头——怕一抬眼就撞见李将来。
她打开李将来的资料包,里面的模板标着红色注释,连小数点后几位都有要求。
旁边附的市场分析数据里,还夹着他手写的批注,字又小又整齐,比如在“用户增长”那栏写了“需附竞品近个月数据”,看得她眼睛花。
他连这么细的地方都想到了,她这点瞎话,根本瞒不过去。
有次苏念在图书馆查财务资料,抬头就看见李将来站在不远处的书架旁。
他手里拿着本她上周提过“看不懂”的《财务模型基础》。
她刚想打招呼,他却转身走了,没靠近半步。
等她换书时,才现那本《财务模型基础》被放在了她常坐的位置旁。
书里还夹着张便签,上面用他整齐的字标着“用户增长测算重点看p-”——他明明记着她的话,却故意装作不在意。
她坐在电脑前,指尖冰凉,对着空白表格,常常一呆就是两三个小时。
该怎么下笔?
那笔启动资金,她最后只能模糊写成“个人前期积累及家庭支持”。
敲下这行字时,她的手控制不住地抖,心里像有个声音在喊“这是假的”。
她比谁都清楚,所谓的“家庭支持”就是赵芬没完没了地要钱,哪会给她一分钱。
可她没别的办法。
只能在这个苍白的说法上,绞尽脑汁想办法圆:翻了几十篇创业案例,模仿那些成功人士的口气,写用户增长、市场占有率、盈利预期……
每个数字都改了七八遍,既要显得项目有潜力,又怕写得太夸张,反而引人生疑。
这哪是做规划,分明是在刀尖上绣花,稍微不注意就会扎出血。
她不敢找李将来讨论,怕在他那双像能看透人心的眼睛下露马脚。
只能自己对着电脑查资料,把那些看不懂的财务术语记在本子上,一个个查明白。
常常熬到后半夜,屏幕的光映着她的脸,连打哈欠都不敢太大声。
后半夜实在睡不着,苏念饿得肚子叫,爬起来想煮包泡面。
打开柜子才现,调料包只剩最后一包——上次李将来来她宿舍,看她总吃泡面,特意囤了一大袋,现在全吃完了。
他也没再帮她买过。
煮面时水没端稳,洒在手上,烫出一片红。
她没像以前那样委屈地想给他消息,只是自己用冷水冲了冲。
看着手上的红印,眼泪突然掉下来。
梳头时抓了把头,手里攥着好几根掉。
她盯着镜子里眼下青黑的自己,突然想起以前李将来总揉着她的头说“别熬夜,再熬头都掉光了”。
现在没人再提醒她了。
而李将来,这几天反常地安静。
他没催过进度,没问过她有没有困难,甚至很少去工作室。
偶尔碰到,也只是淡淡点头,就转身忙自己的事。
好像把任务交给她,只是他众多安排里不起眼的一件。
可这种不管不问的态度,没让苏念轻松,反而心里压了块越来越重的石头。
他的平静,更像在笃定地等——等她最后交出什么样的“答案”。
他越不说话,苏念压力越大。
晚上躺在床上,脑子里全是数字和公式,翻来覆去到后半夜。
好不容易眯一会儿,又梦见李将来拿着稿子问她“资金来源在哪”,吓得一下子坐起来,冷汗把睡衣都浸湿了。
饭也吃不下,以前能吃一碗半米饭,现在扒两口就没胃口。
她像只受惊的兔子,只要听到有人提“李将来”,心就立马揪紧。
有次在食堂,她远远看见李将来和周磊坐在一起吃饭。
手里的餐盘差点没端稳,赶紧绕到最远的角落,背对着他们坐下。
米饭咽得没滋没味,耳朵却竖得老高,紧张地听着那边的动静。
生怕听到“苏念”“财务稿”这几个字。
她觉得自己快被这种无声的压力逼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