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算来,真的是什麽好处都有。
崔大妮兴奋地捋平整手里的抽签纸,嘴里不停地重复,“我就说蜜芽你运气好,一下子就抽中了家门口的地,这下子什麽都不用愁了。”
刘丽梅和儿女们越过人群朝两人走来时,正好听见这番话,脸上立即绽放出明媚的笑容。
“大娘,那我们真的算是有缘分了,我们的地正好在你们下面。”
刘丽梅将手里的纸伸到崔大妮眼前,上面写的赫然是:3-2。
蜜芽也跟着看了一眼,根据对钱上面数字的判断,确认就是她们下面的地。
“嫂子,那可真的是太好了!”
“丽梅,我们两家种地,还能商量着来。”
“嗯?大娘,你有什麽说法?”刘丽梅疑惑地说。
崔大妮看了蜜芽一眼,将两人之前在家中商议的种地法子直接说出来。
“我看这边的人都可以在山上修建水田,就打算和他们一样,直接修这个叫做什麽田来着?”
“梯田,”二妮反应快速地补充道。
听到想说的词语,崔大妮夹紧的眉头顿时舒展开,笑意更深。
“对!就是梯田。有了梯田,我们就可以种本地人都习惯吃的水稻,那可是精粮。”
“对啊!”
刘丽梅惊喜又懊恼地直拍大腿。
她怎麽就没有想到呢?
想着有地,习惯性地想要和老家一样,种麦子磨面吃,竟然忘记了现在身处南方,大家更喜欢吃大米。
她也见过蜜芽一家山顶的水池,蓄水修建水田不是难事。
二妮听着母亲和崔奶奶的对话,脑中忽然想起什麽,眼珠子不停地往上翻,寻找记忆。
就在二人说的越来越情绪高亢时,二妮脱口而出,“这里好像可以一年三熟种植。”
“真的吗!”
这一声惊叹不只是来自刘丽梅和崔大妮,还有旁边偷听的人。
大家来自天南地北,习惯性地根据老家的种植分配土地。
在听到崔大妮爆出来的种地规划时,不少人就不舍得挪动脚步,装作深沉地站在一旁旁听。
现在听到二妮的话,哪里还能够忍得住?
感受到衆人灼热的视线,二妮自信的脸庞被吓得皱起,试探性地说:
“好…好像,忘记从哪里听来的了。”
虽然只是一个小孩子的话,但你绝对不能低估国人对于种地的热情。
这不?
立马就有人找到本地人询问具体的信息。
在本地人的口中,大家得到了更为准确的消息。
二妮的话,可以说对,也可以说不对。
因为,一年三熟在她们滇省的确有部分地区可以。
但是她们这里海拔高,身处群山之间,气温低,想要达到一年三熟有些困难,一年两熟不在话下。
纵使是一年两熟,也无法浇灭大家的热情。
尤其是对于来自东北的家属来说,一年两熟,足够她们捣腾种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