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此一役,凌皓之名,已如风暴般席卷整个悬空玉台。
原先那些轻视、嘲弄的目光,如今尽数化为凝重、探究,乃至深深的忌惮。
当他再次踏上擂台时,氛围已截然不同。
对手不再有半分小觑,往往一上来便全力以赴,神色紧张,如临大敌。
甚至有人未战先怯,气势上便已输了几分。
凌皓对此视若无睹,心神依旧沉静如水。
他贯彻着调整后的策略,并未因一战成名而肆意挥霍那初生的幽冥之力。
那是对付极端情况、克制特定功法的底牌,而非炫耀的资本。
更多的,他依靠的是经过幽冥一战洗礼后,愈精纯凝练的青岚宗正统功法,以及那融入骨髓的、经过万法知识锤炼的战斗智慧。
对手是擅长凌厉攻杀的天剑山庄弟子?
凌皓便以改良后的《青元剑诀》应对,剑指吞吐间,青光凝练更胜往昔,于方寸间寻隙而进,以巧破力,以快打快,每每后先至,点破对方剑势薄弱之处。
对手是法力雄浑、术法连绵的碧水阁真传?
凌皓便以《百衍手》结合自身对水行术法的理解,双手翻飞间,或引或卸,或凝水为盾,或化雨为刃,总能于对方术法将成未成之际进行干扰,打断其节奏,逼其近身缠斗,再以精妙体术取胜。
对手是烈阳宗火法狂暴、侵略如火的弟子?
他便以水、木相生之法,辅以灵活至极的《随风化影》身法,周旋游斗,不断消耗,寻找其灵力转换间那微不可查的刹那间隙,一击破敌。
他甚至遇到了一位专精防御、肉身强悍的金刚门高手。
对方如同磐石,稳守一方,试图耗尽凌皓灵力。
凌皓却并不强攻,而是围绕其高移动,双手指诀变幻,一道道削弱、迟缓、干扰心神的基础辅助术法,如同细雨般无声无息地落下。
这些低阶术法单一作用有限,但在他手中,组合、叠加、施放时机妙到毫巅,竟硬生生将那铁塔般的汉子拖得心烦意乱,气血不畅,最终露出破绽,被一记凝练的《青元指》点中罩门,无奈告负。
每一场战斗,他都不再追求胜与惊艳,而是将其视为磨砺自身、验证所思所学的绝佳机会。
他将自身浩瀚的知识库与实战完美结合,针对不同对手的特点,制定最有效、最节省力量的战术。
时而堂堂正正,以力压人。
时而诡变百出,奇招制胜。
但无论何种方式,都建立在绝对冷静的分析和精准到可怕的控制之上。
他不再轻易动用那引人注目的幽冥之力,偶尔不得已使用时,也仅是浅尝辄止,模拟出类似阴寒、侵蚀的特性,融于青木术法之中,让人难以捉摸其根底,只觉其灵力性质诡异多变,防不胜防。
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他的表现,虽不如对战厉血河时那般石破天惊,却更显深沉可怕。
因为这展现出的是一种近乎全面的、毫无短板的强大适应性与战术素养。
那种于细微处见真功夫、将普通术法玩出花来的掌控力,令观者无不心下凛然。
“此子…对于术法的理解和运用,简直不像个筑基初期…”“他的灵力似乎也越精纯了,而且…总带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看他比赛,就像在看一场教学,无论对手用什么招,他总能找到最省力的破解之法。”“可怕…这种对手才最可怕,你根本不知道他的底线在哪里。”
原先那些认为他克制厉血河是属性相克、侥幸获胜的言论,渐渐销声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