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眼皮动了动,没吭声,意识在半梦半醒间漂浮。
“还有胤祉,”
康熙继续“点评”,“拿着本书在那儿装模作样,念的都是些什么深奥东西?
你如今精神短,听那些劳神费力的做什么?净添乱。”
他的目光又扫过空荡荡的右侧,想起刚才胤禛那沉默寡言却稳稳占据位置的样子,补充道:“老四也是,闷葫芦一个,坐在那儿半天憋不出句话,没点鲜活气儿,看着都让人憋闷。”
数落完这三个“典型”,康熙更是将“打击面”扩大,语气带着一丝嫌弃:“老九老十那几个小的就更不用提了,叽叽喳喳,争抢推搡,没一刻消停!
朕瞧着都头疼,更何况是你现在这身子骨?
让他们在这儿,非但不能让你舒心,反倒搅得你不得安宁,耗费精神!”
一番话下来,仿佛刚才内殿那“兄友弟恭”的温馨场面,全是假象,实则暗藏“凶险”,个个都成了可能影响太子康复的“不安定因素”。
最后,康熙总结陈词,语气变得格外语重心长,带着鲜明的对比:“所以啊,保成,你如今最要紧的就是静养。
皇阿玛让他们都出去,那是为你好!
你安心睡,皇阿玛在这儿,比他们谁都稳妥,保证没人吵你。”
他这话里话外,俨然将自己塑造成了最体贴、最周到、最不会给儿子“添麻烦”的完美守护者,而其他儿子们,则或多或少都带点“不懂事”、“毛躁”、“吵闹”的标签。
胤礽本来都快睡着了,硬是被皇阿玛这番“精彩”的点评给弄得睡意散了大半。
他艰难地掀开沉重的眼皮,看着皇阿玛那一脸“我都是为了你好”的正经表情,以及那眼底深处掩饰不住的、类似“争宠成功”的小得意,心中真是哭笑不得,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奈。
皇阿玛……您至于吗……
他张了张嘴,想为弟弟们辩解几句,比如大哥只是担心他,三弟四弟性子本就如此,弟弟们年纪小活泼些也正常……
但他实在太累了,连说话的力气都攒不起来,最终只是出了一声极其微弱的、带着浓浓困倦和无奈意味的叹息:“……皇阿玛……儿臣……困了……”
康熙正说到兴头上,见儿子确实困得不行了,这才意犹未尽地住了口,连忙又换上那副慈父面孔,轻轻拍着他:“好好好,睡吧睡吧,皇阿玛不说了,你好好睡。”
胤礽这才得以摆脱皇阿玛的“拉踩大会”,重新沉入了安稳的睡梦之中。
康熙看着儿子在自己“独特”的安慰下终于放心睡去,心中颇有几分自得,觉得自己这“清场”决策真是英明无比。
他轻轻替胤礽掖好被角,满意地坐在一旁,继续履行他口中“比谁都稳妥”的守护职责。
至于被他“拉踩”了一通的儿子们若是知道这番评价,会作何感想,那就不是他现在需要考虑的事情了。
被康熙“委婉”且坚定地“请”出内殿后,诸位阿哥如同霜打的茄子,一个个耷拉着脑袋,磨磨蹭蹭地挪到了外殿。
然而,那脚步却像是灌了铅,谁也不肯真的就此离开乾清宫,仿佛多留一会儿,就能离胤礽更近一些,或者……等着皇阿玛改变主意?
短暂的沮丧过后,求生的智慧(或者说,想多见胤礽一面的执着)开始占据上风。
众人互相交换着眼色,无声的默契迅达成——不能就这么走了!
得想办法多留一会儿!
于是,外殿之内,一场别开生面的“磨蹭大戏”悄然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