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昭算了一笔账。
对于青壮年来说,来给官府做事,修建堤坝,若非强征,改自愿应征,定然不如他们继续自己原本的营生过得更好。
除非官府愿意给更多钱。
可就算是这样,人数上也占不了优势。
如今,想要解决江南之事,还是缺乏一个万全之策的,要麽会拉长工期,要麽牺牲更多钱财,要麽损失一定的後备兵力。
殷少觉听着,也陷入了短暂的思索。
若是放在以往,暂时让士兵们前去参与修建也没什麽。
但最近偏偏时间特殊,晋王和王妃在禁足期间,过不久这消息必然会传到西域。
若是西域那边得知他们兵力欠损,又很快要遭遇水患,很容易会産生趁虚而入的心思,将王妃的遭遇当做挑衅的借口。
“陛下。”
乔肆忽然开口道,“臣倒是有个想法。”
“但说无妨。”
“臣听闻民间还有许多退役的老兵,他们身强力壮,只是年岁都超过了四十,但人数衆多,若是能想办法将他们征召回朝,是否能解决一部分难题?”
谢昭猛地将目光投向乔肆。
“倒是个主意。”
殷少觉点了点头,也想到了这批人,“但他们不一定个个都愿意回来。”
事实上,早在殷少觉初登基之时,就想过要留下这批老兵。
但他们个个告病,说自己年老体衰,说自己时日无常,就是不肯再回朝廷。
殷少觉知道他们为何不肯回来,其他人也知道其中原因,但谁都没有去提。
这些老兵,都是故去的薛老将军的部下。
薛将军含冤而死,他们也对朝廷彻底失望了,决计不肯再回来了。
【正好趁着这次机会……让薛老的部下们和谢昭认个亲吧。】
乔肆也看向了谢昭,目光在他脸上短暂停留,便收了回来,低头喝茶。
五年前薛将军失踪,含冤背上了怯战潜逃的罪名,所有人都当他是逃了。
朝廷之中没人知道薛老将军并没有逃,尸骨却因为这莫须有的罪名被禁止返乡。
他当年的部下们也心灰意冷,在朝堂屡次不愿支援丶不肯相信他们之後,在战後纷纷告老还乡。
数年来,谢昭隐姓埋名,只为能给父亲薛将军翻案,找出当年暗害父亲的人,也找出能证明父亲一世英名的证据。
乔肆知道这些,但哪怕看过原着,他也不知道该如何翻案,不知道哪里有证据。
这原本就是个遗憾,是谢昭穷尽一生达不成的夙愿,是他反复辗转几世也难以改写的悲剧。
但就算这样,若是能让谢昭和父亲的旧部重聚相认,也算是件好事……
谢昭微微紧张,很快意识到乔肆在说的是哪一群人,连忙向陛下请命,
“陛下!臣愿领命一试!”
殷少觉头也没擡,嗯了一声,“准了。”
“多谢陛下!”
【好耶!】
乔肆高兴了,筷子都动得比刚才更快,三两下把鸡翅吃得干干净净。
【嘿嘿,要是能成功的话,回头加上给皇帝的大惊喜,就是双喜临门了。】
【就是不知到时候——】
“乔大人。”
正想着,谢昭忽然出声,“大人,您的筷子拿反了。”
“哦哦!多谢提醒……”
乔肆不好意思地赶紧重新拿好筷子。
“平安,给乔肆重新拿一双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