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初笑着点头,走上讲台,目光扫过一张张期待的脸庞,突然指着窗外:“今天不讲《论语》,咱们讲讲‘等待’吧。”
“等待?”阿秀举手,“是不是像等向日葵开花那样?”
“是呀,”达初点点头,“就像碑前的种子在等春天,就像小狸猫在等一块能安心吃的糕点,就像咱们……在等那些藏在时光里的故事,慢慢长出温柔的形状。”
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希望”两个字,粉笔划过黑板的声音清脆响亮,混着孩子们若有所思的吸气声,在暮色渐浓的学堂里,像一颗种子落进了土里——或许此刻还看不见芽,但总有一天,会顺着阳光的方向,慢慢长高。
夜色像一块浸了水的蓝布,慢慢盖住甘田镇的屋顶。学堂的灯还亮着,达初讲完“等待”,孩子们却不肯走,缠着要听书生们的故事。阿秀搬来几张长凳,柳月仙端来刚熬好的酸梅汤,小海扛着斧头路过,被孩子们拽着衣角拖了进来,只好蹲在门口,听达初慢悠悠地讲。
“那七个书生啊,当年住在镇东头的破庙里,”达初的声音带着点说书人的韵味,指尖在桌面上轻轻叩着,“夏天蚊子多,他们就用艾草熏;冬天冷,就挤在一起焐脚。可就算这样,每天天不亮,庙里就会传出读书声,比鸡叫还准时。”
小海的儿子举着酸梅汤碗,汤里的冰块叮当作响:“达初先生,他们为什么要读那么多书呀?”
“为了让咱们甘田镇,再也不用怕贪官污吏。”柳月仙接过话头,她的指尖划过桌面,像在描摹什么,“我爹说,字是有骨头的,写在纸上能当刀,刻在心里能当盾。”
阿秀望着窗外的月光,突然想起碑前那丛艾草。白日里她特意去看,竟现有株艾草的叶子上,停着只半透明的萤火虫,翅膀扇动的频率,和柳月仙父亲铜盒里那张《劝学诗》的墨迹震颤一模一样。她没说破,只是悄悄摘了片艾草叶,夹进了孩子们的识字本里。
夜深了,孩子们终于被爹娘接走,学堂里渐渐安静下来。达初收拾着散落的粉笔头,柳月仙在擦黑板,黑板上“希望”两个字被擦得只剩淡淡的白痕,像还没干透的露水。
“明天,我想去趟后山。”柳月仙突然说,手里的抹布顿在半空,“我爹说过,后山的崖壁上,刻着他和同窗们写的诗,当年没来得及拓下来。”
阿秀刚要应声,门外突然传来“哐当”一声——是小海的斧头掉在了地上。他指着镇口的方向,声音颤:“你们看……那碑……”
三人冲出学堂,只见镇口的“昭雪”碑前,不知何时亮起了成片的萤火,绿幽幽的光裹着碑身,像件流动的衣裳。更奇的是,碑上的七个名字竟在光里微微凸起,笔画间渗出细碎的光点,落在旁边新栽的向日葵幼苗上,幼苗竟以肉眼可见的度,抽出了半寸嫩芽。
“是他们回来了。”阿秀的声音有些哑,她看见有个青衫虚影,正蹲在碑前,用指尖轻轻抚摸着“柳月仙”三个字,虚影的袖口沾着点墨痕,和柳月仙父亲诗稿上的墨迹一模一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柳月仙往前走了两步,虚影突然转身,对着她深深一揖,然后渐渐融入萤火里。碑前的萤火突然腾空,组成七个模糊的字:“月仙,勿念,安好”。
“我爹……”柳月仙捂住嘴,眼泪砸在地上,溅起细小的尘埃。那些尘埃被萤火一照,竟也泛起微光,像无数个被记起的瞬间,在夜色里轻轻摇晃。
小海捡起斧头,突然往镇西头走去:“我去看看磨坊的石碾子,说不定他们也想听听,现在的甘田镇,夜里有多安静。”
达初望着腾空的萤火,突然笑了:“他们哪是来告别的,是来看看,自己当年种下的种子,是不是真的了芽。”
阿秀没说话,只是弯腰,从碑前的泥土里,轻轻拔出了一根刚冒头的凤仙花幼苗。幼苗的根须上,缠着根半透明的红线,线的另一端,系着片干枯的戏服碎片,碎片上的牡丹,在萤火里重新染上了淡淡的红。
她想起柳月仙说过,当年她爹总爱把她娘绣的戏服碎片,当成书签夹在书里。原来有些牵挂,从来不会被时光磨断,只会顺着根须,钻进土里,等一个合适的春天,长出新的模样。
天快亮时,萤火渐渐散了,碑前的向日葵幼苗已经长到半尺高,叶片上还沾着细碎的光点。柳月仙蹲在碑前,用指尖轻轻碰了碰叶片,光点突然钻进土里,在她脚边冒出株新的艾草,叶片上竟天然带着个小小的“月”字。
“我爹说,他要在艾草叶上,给我刻满名字,这样就算走散了,也能凭着叶子找到家。”柳月仙的声音很轻,像在对自己说,又像在对土里的人说。
阿秀看着那株带字的艾草,突然明白这甘田镇的故事,从来不是靠打斗和惊悚撑下去的。那些藏在阴森里的冤屈,那些扣人心弦的对峙,不过是为了让这些温柔的瞬间,能有机会在阳光下扎根——就像碑前的花,石缝里的草,还有此刻柳月仙眼角的泪,落在土里,都能长出希望。
日出时,镇上的人现,“昭雪”碑前的空地上,不知何时多了块新的木牌,上面用红漆写着:“此处可歇脚,有茶,有书,有故人”。木牌旁边,摆着个粗陶碗,碗里盛着清水,水面上漂着片艾草叶,叶上的“月”字在晨光里,闪着温润的光。
阿秀回到学堂,翻开孩子们的识字本,那片被她夹进去的艾草叶上,竟多了行小小的字:“书声不断,便是人间好时节”。字迹娟秀,像极了柳月仙母亲的绣线,在纸页上轻轻蜿蜒。
她抬起头,看见柳月仙背着竹篓,正往后山的方向走,竹篓里装着拓碑的工具,篓沿上插着支刚摘的野菊,黄灿灿的,像个小小的太阳。远处的磨坊传来石碾转动的声音,是小海在帮李婶碾新收的谷子,碾盘转动的“咯吱”声里,混着他哼的不成调的山歌。
达初站在祠堂门口,正往供桌下的食盆里添猫粮,那只灰扑扑的小狸猫蹲在他脚边,尾巴卷成个圈,像在守着什么宝贝。晨风吹过,祠堂的铜铃“叮铃”作响,和学堂里孩子们的读书声撞在一起,像没谱的歌,在甘田镇的上空,轻轻飘荡。
阿秀拿起粉笔,在黑板上重新写下“希望”两个字。这次她写得很慢,粉笔划过黑板的声音,像种子顶破泥土的脆响。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在字上投下温暖的光斑,她知道,这故事还会继续——在孩子们的笑声里,在石碑前的花影里,在每个被温柔记得的瞬间里,慢慢长成甘田镇最坚实的模样。
喜欢僵尸道长毛小方重生请大家收藏:dududu僵尸道长毛小方重生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