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妈咪来袭 > 第99章 他的骄傲(第1页)

第99章 他的骄傲(第1页)

陆氏集团董事会的圆形会议桌旁,气氛与以往截然不同。往常总是弥漫着的紧绷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掩饰的振奋——李董手里捏着社区来的合作意向书,指尖反复摩挲着“五年长期维护”的字样;几位中立派董事围在一起,低声讨论着智慧城市项目的成本报表;连最挑剔的张董,脸上也没了往日的敌意,目光落在投影幕上的“用户满意度”数据时,眉头不自觉地舒展开来。

陆寒舟坐在主位,面前摊着两份文件:一份是沈知意留下的交接手册摘要,用荧光笔标着“老年区设备零故障运行小时”“儿童区家长好评率oo”;另一份是财务部门刚出具的成本分析报告,红色印章盖下的“项目回收期缩短个月”字样,像一颗定心丸,让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他抬眼看向角落的陆振邦,对方正低着头,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快滑动,却没了往日的嚣张——昨天董事会提前传阅了项目进展,陆振邦试图挑出“设备维护成本过高”的毛病,却被财务报告里的“年度电费节省”狠狠打脸,此刻连头都不敢抬。

“好了,人都到齐了,我们开始吧。”陆寒舟的声音清晰而沉稳,没有了往日的隐忍,多了几分掌控全局的从容,“今天主要汇报智慧城市民生综合体项目的最新进展,以及后续的推进计划。”

他按下遥控器,投影幕上出现了一组对比图:左侧是项目初期的技术困境——设备兼容漏洞、用户需求模糊、成本支预警;右侧是现在的成果——双模紧急呼叫系统稳定运行、个社区完成需求对接、成本控制在预算内。每一组数据都配着真实的现场照片:老人笑着用方言操作血压仪,孩子挥手启动益智设备,社区工作人员在新设备旁贴“满意度反馈表”。

“截至昨天,南城三个试点社区的设备安装已完成o,剩下的o主要是儿童区的软包防撞条,预计本周内完工。”陆寒舟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关键的是,这三个社区已经带动了周边五个社区的合作意向,刚才李董手里的这份,就是城东社区送来的五年期维护合同,金额o万。”

“o万?”张董突然开口,语气里带着一丝惊讶,“比我们预期的还高?之前不是说社区预算有限,最多签三年吗?”

“是沈小姐的主意。”陆寒舟没有丝毫犹豫,将功劳归于沈知意,“她在交接时特意嘱咐,要给社区留o的维护弹性空间——比如老年区设备的易损件,我们多备了一套,承诺小时上门更换;儿童区的ai模型,每月免费更新一次教育内容。社区觉得我们有诚意,主动提出延长合同期限,还加了o的费用。”

他拿起桌上的交接手册,翻到沈知意手写的备注页,展示给所有人看:“这里写着‘社区合作的核心是“安心”,不是赚快钱’——这句话,我觉得比任何商业策略都管用。”

会议室里响起了小声的赞叹。李董放下意向书,语气里满是认可:“沈小姐这个思路好啊!我们做商业久了,总想着怎么盈利,却忘了‘长久’才是根本。这次能签五年合同,靠的就是这份‘安心’,比我们跑十次招商会都管用。”

“是啊!”另一位董事附和,“之前我还担心,一个做家居设计的不懂智慧城市,现在看来,她懂的比我们还多——她懂‘人’,懂怎么让用户心甘情愿地跟我们合作。”

陆寒舟的心里像被温水浸过,暖得涨。他想起沈知意当初说“要听老人把话说完”,想起她蹲在老年活动中心,耐心记录张爷爷“按钮太高”的抱怨,想起她熬夜修改儿童区的防撞条设计——那些别人眼里“不起眼”的小事,恰恰是项目成功的关键。而这些,都是他之前陷入技术困境时,从未想过的细节。

“哼,说得再好听,也不过是运气好。”陆振邦突然开口,打破了会议室的和谐,“现在只是试点社区,后续要是其他社区不买账怎么办?还有,沈小姐走了,用户需求这块谁来衔接?总不能每次都靠她远程指导吧?”

这话里的酸意几乎要溢出来,所有人都看向他,眼神里带着几分不耐。陆寒舟却不恼,反而笑了笑,拿起手机拨通了王总监的电话,按下免提键:“王总监,跟董事会汇报一下,今天上午城西社区的对接情况。”

电话那头传来王总监的声音,带着几分兴奋:“陆总,城西社区刚签了合作意向!他们看了试点社区的设备,尤其是老年区的方言播报和儿童区的动作识别,特别满意,还说要把我们的方案推荐给周边区县。另外,沈小姐留下的交接手册太管用了,我们跟社区对接时,把‘李奶奶要小桌板’‘小男孩喜欢蓝色按钮’这些细节一说,社区负责人当场就说‘你们比我们还懂用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到了吗?”陆寒舟挂了电话,看向陆振邦,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沈小姐虽然回栖意了,但她留下的不仅是手册,还有‘以用户为核心’的思路——这不是运气,是用心。”

陆振邦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嘴唇动了动,却找不到反驳的理由。他之前以为沈知意走后,项目肯定会出岔子,没想到不仅没出问题,还签了更多合作;他以为董事会会因为“核心人员离开”质疑陆寒舟,没想到所有人都在夸沈知意的细心。这一刻,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输的不是项目,是“人心”——他始终想着怎么夺权,却忘了做项目最根本的,是让用户满意。

张董突然放下手里的报表,看向陆寒舟,语气里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陆总,我之前对沈小姐有误解,现在看来,是我错了。这个项目能成,她功不可没。后续的智慧城市扩展计划,我建议还是按她的思路来,多关注用户需求,少纠结技术参数。”

“我同意!”李董立刻附和,“不仅如此,我建议授权陆总成立‘智慧城市专项小组’,全权负责后续项目,不用再事事汇报——陆总现在的思路,比我们这些老骨头清晰多了。”

“我也同意!”“支持陆总!”

董事们纷纷举手,一致通过了授权提案。陆寒舟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暖流——这不是他一个人的胜利,是沈知意用她的“温度”,帮他赢得了所有人的认可。他想起三个月前,自己还在为设备兼容漏洞焦头烂额,董事会的质疑声此起彼伏;而现在,因为沈知意的出现,一切都变了——项目成了,人心齐了,连老夫人对他的态度,都缓和了许多。

董事会结束后,陆寒舟没有回办公室,而是直接开车去了栖意工作室。车子驶进文创园时,远远就看到沈知意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卷图纸,正和林薇讨论着什么。阳光洒在她身上,给她的头镀上了一层金边,她低头修改图纸时,嘴角带着浅浅的笑,眼里的光比任何会议室的灯光都更明亮。

陆寒舟放慢车,停在路边,没有立刻下车——他想多看看这一幕。自从认识沈知意以来,她总是在忙碌:忙着设计,忙着调研,忙着照顾澜澜,却从未有过一句抱怨。她不像南城其他名媛那样,追求名牌和排场,反而对工作室里的每一张图纸、每一个客户都格外上心。就像这次智慧城市项目,她明明可以借着项目留在陆氏,享受更高的地位和待遇,却偏偏要回到这个小工作室,做她的“小项目”。

“陆总?您怎么来了?”林薇先看到了他,笑着挥手。

沈知意抬起头,看到他下车,眼里闪过一丝惊讶:“董事会结束了?这么快?”

“嗯,很顺利。”陆寒舟走过去,自然地接过她手里的图纸——是为自闭症孩子设计的书架,上面用铅笔标注着“防护栏高度厘米,避免书掉落”“层板间距o厘米,方便孩子取书”。他摸了摸图纸上的铅笔痕迹,心里满是柔软:“这就是你说的那个书架?”

“是啊,下周就要安装了,孩子妈妈说想让孩子自己选颜色。”沈知意笑着说,“对了,董事会怎么样?有没有人提反对意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