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游客气愤道:“你是不是说这里是金城远古博物馆来着?省级博物馆怎么可能是这个样子?”
“省级?我们可不是省级!哎,您拿出您的票好好看看,我们是金城‘元古’博物馆,不是‘远古’博物馆,您付钱的时候怎么不看仔细再买呢?”
人群后排的路潇拿出门票一看,抬头果然是“元古”二字,这个艺术化的小篆字体连她这样专修过书法的美术生都骗过了,更别说那些普通游客了。
游客和工作人员吵了起来,有人要求退票,有人报了警,还有人秉持着“来都来了”的理念,加上被一小块化石买通,决定完成这次游览,这群游客拿到的化石其实只是些麻将牌大小三叶虫和菊石化石碎片,根本没有收藏价值,这些东西在原产地都可以论斤卖。
路潇不想在这里呆下去了,于是跟随拿了化石的游客们退出了展室,馆区出口和下个景点在同一条路线上,她便拉着冼云泽走在游客最后面,有一搭没一搭地听导游讲述那些玄乎其玄的故事。
“金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早在远古时期,这里就曾出现过一个神秘而伟大的文明,前方就是我们从沙漠里掘出的远古宫殿,我们将其整体搬迁后进行了复原,以便为大家展现出它恢弘的全貌……”
人群转进一个路口,水泥地上果然搭建着一座灰白色的尖顶小楼,如果他不提什么遗迹,游客们保准会把这儿当成公厕。
正准备转向出口的路潇看见这座小楼,却忽然停了下来。
第127章
这栋小房子由各种形状的石膏板和石膏柱搭建而成,已经腐朽开裂,处处可见断口,墙根下还积累了一层脱落的石膏粉,质量之差只怕被苍蝇踢一脚都要塌掉。
令路潇感到震惊的是小楼前方充当图腾的石膏柱,它顶端神似骨关节的柱头上排列着七个小孔,这种独特的结构几乎不可重复,但她却不是第一次见到,事实上这几天的时间里,她曾反复描画过这个东西——它正是那只神秘异兽的一条腕足骨骼。
路潇重新打量这栋房子,那些梁柱与其说是建材,倒不如说是被强行拼凑在一起的巨大骨骼,她奔波数日苦寻不得的线索,如今竟然以这样啼笑皆非的方式出现在她眼前。
她穿过人群来到小房子前,好奇地摸了摸那根图腾柱。导游许是第一次看见对他们的“景观”感兴趣的游客,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起他的曾曾曾祖爷爷是如何从沙漠里挖掘出这处遗迹的。
路潇:“古代哪有用石膏做建材的,这是复制品吧?”
导游:“瞎说什么呢!我们这可是货真价实的古董!”
后边的游客听到导游的话,暗地里齐齐笑出了声。
路潇:“先不说石膏,你们的古代宫殿还安了玻璃窗啊,这也是古董玻璃吧?”
游客们笑得更大声了。
导游吹胡子瞪眼地走向她:“你这人怎么回事?”
路潇笑着退后一步:“大家都是文明人,文明人在文明古迹前说话,理应更文明一点。”
两个人正说着,一辆警车突然开过来停在了众人旁边。这是之前游客报警叫来的警察。警察很了解这个景点,而且不是第一次来处理纠纷了,下了车后径直走向导游,根本不需要询问前因后果,便催促导游赶快给游客退票,警察拉扯着导游走向化石展馆,游客们有的跟去看热闹,有的跑去围观那些假山假水了。
路潇敲了敲警车的窗子,留在车里的另一位警察见状放下了车窗。
警察对她说:“您好,您再等等,一会儿拿着门票退款。”
“我不急,我看这个景点存在不是一天两天了,你们怎么不直接取缔掉?”
警察苦笑:“我们警察只能处理纠纷,景点违法违规的问题归别的部门管,但据我所知,这个景点有够特殊的,先他们展览的东西确实是假的,可是又不完全假。这些化石、建筑、还有后边你没去看的工坊和文物,确确实实年代久远,因为打从5oo年前起,元古村的老祖宗就开始造假古董了,你说一件5oo年前造的、仿2ooo年前瓷器的瓷器,它算不算是古代瓷器呢?再者,他们以前做假画需要用到红皮云杉,所以在房前屋后种满了云杉,结果现在这些树龄5oo年的云杉都混成国家一级古树了,整整一村子的一级古树,这上哪说理去?”
路潇问到:“既然如此,他们造假的手段怎么还会这么假?”
“能给你看出假的都是故意的,他们造得真的那些,就算当着你的面做出来,拿去鉴定,也没几个专家敢断言是假的。之前有个冤大头花高价在古董市场买了一枚国宝级瓦当,偷运出境的时候被警察抓住了,那个工艺、质地和纹饰是真的不能再真的了,警察查售卖者一路查到了元古村,可找到当事人的时候,却现他家屋顶上全是那种瓦,垒猪圈用的都是做坏的瓦,院子里还晾着一堆没烧的瓦,甚至还有兔八哥图案的瓦。”
路潇听警察讲起元古村的旧事,笑得前仰后合,她这边自得其乐,那边另一个警察也处理完了退票的事情,退完票的游客们被安排上了回市里的车。
车里的警察问路潇:“你怎么还不去退票呢?”
路潇挥了挥手:“我觉得这里很有趣,还想继续参观。”
导游送走警察,带着其余游客继续游览。
景区的面积着实不小,众人从侏罗纪布景逛到未来时空布景,领略了无数年份成谜的奇观,最终抵达了这次游览的终点站——一个模拟考古现场,导游给每人一双手套、一双鞋套,以及小凿子、小刷子、小刻刀,然后对游客说,这堆石头里掺着几十个石膏做的假化石,如果能找出其中唯一一枚恐龙化石,则可获得精美纪念品一份。
路潇无心挖石头,她把导游叫到身边,继续询问有关那栋房子的事情。
导游眉头紧皱,深思熟虑后说:“你别找茬了,我还是给你退票吧。”
“我说真的,那间房子的原件在哪儿?”
“古迹你明白吗?哪有什么原件,都是从地下挖出来的!”
路潇指了指他,又指了指自己:“你知道这里全是假货,我也知道这里全是假货,你也知道我知道这里全是假货,大家开诚布公不好吗?”
“你脑子有毛病吧?等等——你不会是记者吧?”
“我才不是……”路潇突然想起兜里还装着蓝城艺术研究院的研究员证,这张证件可是货真价实、联网可查的。她伸手进衣兜一摸,结果摸出了三张证,一张安全局的、一张蓝城艺术研究院的、一张金城电视台的。
导游:“原来你是做假证的,我们可早不干这行了,你找别人吧。”
路潇略显尴尬地收起证件,又拿出一张百元面值的钞票。
“我只对那间房子感兴趣,你辛苦辛苦,带我去看看石膏原件怎么样?”
导游收下钱,仔细验明真伪,确认这个做假证的并没有兼职做假|钞之后,万般无奈地点点头。
“你这人真犟,走走走!我让你亲眼看看挖掘现场。”
路潇看了一眼坐在小桌边聚精会神凿化石的冼云泽,没开口叫他,直接跟着导游从小路去了后面的元古村。
别看前方的景点如此畸形,后方的村庄却出乎意料的雅致,戈壁地带难得一见的高大云杉环绕四野,一幢幢房屋点缀其间,砖瓦颜色尽与木石相称,现代化的设备都藏进了墙里,连水电煤气也进入了地下管网,路面上没有一根水泥杆,可见他们的审美确实有点儿水平,只是懒得用心骗人罢了。
导游一路上不停地招猫逗狗,扯倒东家花架,踢翻西家篱笆,把村子搅得鸡飞狗跳,从村民们厌烦的眼神中能看出他在当地扮演的应该是个反派角色,过年换新鞋的时候,应该有不少人在鞋底写过他的名字。
元古村深处有一片古旧的作坊,村民原想利用原址修一个公共游泳池,打开地板后却看到了满满一坑的石膏模型,因为深知祖先独特的嗜好,他们便把这些石膏当成了仿古半成品或者手工废弃物——通俗点儿说就是垃圾。施工队向下挖了三米还不见底,只得重新估量了一下工程预算,然后理智地把石膏填了回去,拍拍平,就当自己没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