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书桌上码着的一排排教科书和一沓沓试卷。
反正是睡不着了,林遇青下床,踩上拖鞋走到书桌旁,抽出其中一本教科书。
和她想象的一样,梁树生的课本笔记痕迹不多,大多都是空白的,偶尔有黑笔划线。
而那些试卷则按科目按考次保存得很整齐。
林遇青打开卷子。
150分丶143分丶139分丶292分……
门门都是让人难以置信的高分。
林遇青呼吸放缓了,动作放慢了,指尖搓揉着试卷一角小心地翻看。
她忽然意识到这些又薄又轻的纸意味着什麽——意味着她不曾参与的梁树生的过去,意味着梁树生孤身一人走过的路。
虞葵和程嘉遥都跟她说过梁树生高三时的成绩有多可怕,全市第一,还能拉第二名几十分。
而到这一刻,林遇青终于有了实感。
所有人都说梁树生如今多麽多麽成功,而林遇青有时却总是在想,他真的想成为一名律师吗?这是他真正喜欢的职业吗?
如果当初没有那件事,他会选择什麽样的专业?又会拥有怎样全然不同的人生?
每当想到这儿时,林遇青总是不自觉地惋惜。
梁树生本该是有无限可能的。
这样的天才,如果真能毫无负累地向前跑,该会挣出怎样一片全然不同的天地呢?
她垂着眼,拉开书桌中间的抽屉,里面是一封人大的录取通知书。
她拿起那张通知书。
忽然,有什麽小纸片从通知书折叠页中间刷啦啦掉落,在空中飘荡着,缓缓掉落在书桌上。
林遇青视线一顿,停在其中一张纸片上——“爱乐之城”古典芭蕾演出·上海站。
底下的时间是2014年2月15日。
她不自禁睁大眼,手轻颤着,拿起桌上散落的其他纸片,都是她去各地参加芭蕾演出的入场券。
2013年7月2日。
2013年9月29日。
2013年10月13日。
……
2014年3月6日。
2014年5月1日
有些磨损严重的字迹褪色,连时间都已经看不清。
那些她原以为分别的岁月,其实梁树生是来看过她的。
不止一次。
几乎她的每一场演出他都会来。
他每次都只买最後一排的演出票,坐在乌泱泱的人群最後,无声又无望地注视着他的女孩儿。
从没设想过梁树生会来偷偷看她,林遇青难以置信地捂住嘴,眼泪夺眶而出。
原来她从来不是一个人。
原来梁树生一直陪着她。
阿生,可那个时候,你又在想些什麽呢?
眼泪顺着脸颊滑落,啪嗒啪嗒落在那张录取通知书上,林遇青拿起。
「梁树生同学:
经招生考试委员会批准,祝贺你被录取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专业。
请与2014年9月7日,凭本通知书来校报到。」
再底下,则是两行手写字,梁树生的字迹——
梁树生永远是林遇青的常青树。
梁树生因林遇青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