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行书手指重新落在键盘上,没选择直接清除隐藏分区,而是写了几行命令,搭了一个轻量的虚拟环境,把木马的活动限制在里面,既不让它再捣乱,也不必彻底删除。
电脑顿时流畅了,弹窗也消失了。
同学千恩万谢地抱着电脑走了,温行书却只微微点头,心思早就不在这上面。
她转回自己的电脑前,思路一下子清晰了:为什么总要追着问题本身不放?像杀毒软件那样不停地查杀、清理,反而陷入无休止的对抗。
真正重要的是什么?是保护核心数据,是让系统保持运转。
人与人之间,不也是一样吗?
她打开编程环境,选了一块闲置的移动硬盘,流畅地写起一段基于甲骨文变量结构的加密代码,外人来看简直天书,但这正是她要的效果。
毕竟她的沈姐姐还做不到光明正大的的、没有包袱的秀恩爱。
她要做一个“情感安全区”,一个只属于她和沈新词、不会被日常琐事或偶尔疏忽干扰的隐藏空间。
代码框架搭好,她开始往里面“存”东西:不是普通情话,而是沈新词真正会在意的内容。
她最近研究的先秦语法难点、几个冷僻字的最新考释结论,甚至还有一段温行书自己模仿《十四行诗》风格写的短句,悄悄嵌在注释里。
最后,她写了一个极简的引导程序:只有插入硬盘、输对密码,这些“甲骨文情诗”才会被解密读取。
它不会自动弹窗、不会打扰人,只是安静、固执地存在那里。
她给沈新词发了条消息,没提这一周的沉默,只说:“给你寄了块硬盘,我期末作业的备份,也许你对里面的内容会感兴趣。”
三天后,沈新词收到快递。
她疑惑地接上硬盘,输入温行书悄悄发来的密码。
屏幕亮起,没有浮夸的动画,没有冗长的告白,只有一行行排列工整、考据严谨的甲骨文分析,以及藏在其中、只有行内人得动点脑筋才能读懂的温柔。
离开家之后,她一直把所有注意力都投在课题上,甚至以为自己已经回复了温行书的每一条消息。
她真是该死。
沈新词看着屏幕上那些严谨又巧妙的内容,嘴角不自觉扬了起来。
她立刻拿起手机,打给温行书。
“硬盘我收到了。”她声音里带着笑意,“你这是在用学术的方式表达不满吗?”
温行书在那头轻轻笑:“只是觉得这样更适合我们,比起追问你为什么不回消息,不如做点你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抱歉,这段时间真的太投入了。”沈新词叹了口气,“临时加了个项目,连睡觉的时间都快没了,不是故意不回你。而且……”
而且她跟母亲摊牌了。
即便她有足够的筹码带母亲离开那个压抑的家,母亲却不愿意。
她不能理解,只觉得心烦。
沈新词声音低下去,电话里传来一声轻微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