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古人看我做历史考研真题TXT > 第12章 地方监察制度清(第2页)

第12章 地方监察制度清(第2页)

[大佬啊,什麽都没听说过]

[贾政後来不就担任了学政?]

[我要向老师忏悔,四大名着我连猴子都没看。]

[我倒是看了猴子,但是青少年删减版。]

[谁不是呢?抹泪,现在想看再也静不下心来了。]

秦,始皇帝元年(前221)。

李斯飞快地提笔记下这句话,他早觉得有什麽朦朦胧胧的东西要破土而出,可一直想不明白。

忽然他站起身,连沉重的书案都踢歪了。

李斯很激动,小辰娘子乃至後世之人都有“教材”“课本”,学的也局限于上面的内容,许多知识根本不用学习,感兴趣的才会另外拓展。他们没有小辰手中那种神奇的学习用具,那麽是否可以仿照後世的方法建立学校庠序丶规范教材,令百官百吏黔首六国遗民向学之人学习呢?

不过这得从长计议,李斯看着面前小小的天幕,感兴趣中带着警惕。小辰娘子似乎不知道他们这些先人可以看到天幕,说话的方式和内容都是面向同为後世之人的“粉丝”“朋友”“宝贝”们的。

这对他们来说不是好消息,因为天幕相当不可控。如果可以选择,李斯宁愿後世之人才是幕後黑手,毕竟看小辰娘子和那些字幕的主人对他们大秦尤其是陛下颇有好感,基本可以判定不会对大秦不利。

【我也好久没看名着了,连实体书都没怎麽看,我连考研复习都用的平板——我说到哪儿了?督抚制度好像说完了,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清朝的道制,这块儿有点儿复杂,我都不太想讲。刚开始道是省级的派出机构,规制非常混乱,到了乾隆时期,道的地位大不同,有了固定治所不说,还成为了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地方监察制度大概就是这样啦,还有边疆特别行政区管理制度没讲,也等遇到有关的题再说吧,那块儿内容有些多,一说就停不下来了。我现在最大的感受就是始皇牛掰!百代都行秦政法,可不是说说而已哦~】

[不愧是我祖龙!]

[政哥牛掰!]

[那个男人太赞了!]

[wuli政哥!]

[我为祖龙打call!]

秦,始皇帝元年(前221)。

嬴政心情复杂,他的大秦没了,但千年以後的人还记得大秦,还在使用大秦的制度法规,也许是一件好事吧。

嬴政忽然笑了一声,可是现在大秦还在,他还在,未来如何还不确定。

汉,高祖九年(前198)。

刘邦难得地正襟危坐,他举起酒杯默默敬始皇。

“大丈夫当如是。”他一直不曾忘记在沛县的那一天。

汉,元光六年(前129)。

刘彻轻哼一声,他也很厉害的好吗?後世怎麽只夸嬴政不夸他呢?

记仇的刘彻还在膈应那个猪猪和发猪瘟,凭什麽始皇帝就是那麽好听的祖龙。

唐,贞观十年(636)。

李世民揉了揉额头,後世竟如此尊崇始皇帝吗?明明始皇帝和隋炀帝都既骄且逸[2],後世似乎只看到始皇帝的优点。

不消一会儿,李世民笑着摇了摇头,他又何尝不是只看到始皇帝的缺点了呢。

百代都行秦政法,郡县制丶皇帝制……始皇帝为他们留下了太多东西。

宋,开宝三年(970)。

赵匡胤是个行动派,当即下了一道诏书将嬴政的陵墓待遇[3]从三等提到了一等,顺便把刘彻的也提到了提。

祖龙丶猪猪[4]丶二凤,这三位都是後世喜爱的帝王,民间风向必然受到天幕的影响发生变化,那麽朝廷对他们的待遇相应也要改变。

赵匡胤不由苦笑,秦皇汉武唐宗,他们哪一个不是武德充沛,他们大宋倒是文人多,天幕却评价“文人坏事”“又怂又宋”“三冗两积”,之後该怎麽做才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