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天幕提起老友,王夫之露出一个舒畅的笑容,而後又忍不住苦笑。老友本来就不停被朝廷征召,这下更不得闲了。
【刚刚说王夫之的书四本有三本都带着朝代名,黄宗羲就更了不得了,三本书都带有朝代名,它们分别是《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这些书名里出现的朝代名都是偏後的——欸?我们的D选项似乎已经出来了,D选项也被排除了。BCD都被排除了之後,就剩A一个选项。不得不说这个选项太有迷惑性了,记错一个字这题就只能靠瞎猜了。】
[那是一个字的事吗?那是完全不会呀。]
[明夷待访录的明是朝代吗?]
[应该是吧?明夷待访录,好像是这麽断的,大明和夷人嘛。]
[有道理。]
明,崇祯元年(1628)。
朱由检面色愁苦,他该何去何从?大名该何去何从?
小年轻黄宗羲终于意识到天幕说的很可能就是他,但他一点儿也开心不起来,如果天幕上那个和他同名的人是未来的他的话,那岂不是意味着他要眼睁睁看着大明灭亡?改朝换代是什麽小事吗?更何况大明後面是草原民族间的王朝,想到汉人在元朝的窘境,黄宗羲打了个哆嗦。
【我们来看看黄宗羲的主要思想。首先哲学上认为天地之间只有一气,可以说是非常朴素唯物主义了,同时带有深厚的陆王心学的色彩。政治上刚刚也说了反对君主专制,深刻揭露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害处,还把专制帝王称作害民之贼,可以归纳为“民本君客”四个字。我们刚刚也说过,反对君主专制并不是反对君主制,所以黄宗羲还主张提高相权以分君权,加强学校的舆论监督力量——舆论监督这个很新鲜,似乎只有黄宗羲这里有提到。另外他还提出工商皆本,这是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産物。】
[好先进的思想状态。]
[也亏得在乱世,不然黄宗羲迟早被人咔嚓掉。]
[没有皇帝能容得下这麽不合时宜的思想。]
[可是他活到康熙朝了呀。]
[一直躲着吧?]
[没吧,黄宗羲那麽出名,好像还被清廷征召了,但他没有应征罢了。]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
玄烨摇摇头,不可思议天幕中後世人的孤陋寡闻,历朝历代都有几个反对皇帝专制的,只是黄宗羲等人写明了而已。那些文人沟沟绕绕的,都有一个天下大同梦,希望能回到尧舜禹时期,那时候天下为公,可没有皇帝,要是皇帝在意这些,得把天下的文人都杀干净了。
【黄宗羲这个人也非常有意思,他的百度百科上这样介绍:“明末清初经学家丶地理学家丶天文历算学家丶啓蒙主义思想家丶史学家丶文学家丶教育家与自然科学家。”这一看就是干实事儿的。】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我也去搜了搜,我去,他还是个少年侦探!]
[嗯?什麽男主情节?]
[他还是黄庭坚的後代。]
[还有神话色彩呢,他娘生他前梦见麒麟入梦,所以黄宗羲有个小名叫麟儿。]
[泪目了,我妈怀我的时候总梦见冰糖葫芦,于是我的小名叫糖糖,关键我是个男的!!!而且我都快三十了,我妈还这麽叫我!]
[心疼糖糖一秒。]
明,崇祯元年(1628)。
黄宗羲有些理解未来的自己的想法,再不实干兴邦大明就亡了啊!
宋,元佑八年(1093)。
黄庭坚嘴角抽搐了一下,突然冒出来个不知道多少代孙,太不真实,尤其是这个不知道多少代孙思想叛逆,但愿朝中没有蠢货以此生事。
黄庭坚抱着猫儿哼着歌,走到书案前提笔写信,他受到了惊吓,他需要写信向好友寻求安慰。
【一不小心又扯远了,这些都忘掉忘掉,考试不考。我们来看明末清初三大家的最後一个人——顾炎武。他的主要着作有三个《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和《亭林文集》。顾炎武的哲学思想中唯物主义成分就比较大了,他认为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道存在于具体事物中。政治上他也批判封建专制主义,但他的措施不是加强相权,而是实行地方分权。他还具有非常强烈的民族思想,将亡国和亡天下两个概念做了区分。另外,他也提倡经世致用丶反对空言,和顾炎武的思想非常相似。考试一般不考这麽细,但该背的都得背,万一考到了就能把分数拿到手。】
[想起来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相权和皇权才是相对的,批判封建专制的话,应该加强相权啊。]
[差不离吧,皇权专制下,皇帝就是中央地方权力大了,皇帝权力自然会变小。]
明,弘治七年(1494)。
邱浚无奈极了,後世的小辈忒不懂事,总是把分数和考试挂在嘴边,难道做学问不应该追求更高的层次吗?想当年他在琼州求学有多麽不易,东方辰拥有那麽好的学习条件却不好好学习,真是让他老人家嫉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