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是呢?历史渣渣]
[上课的时候东一块儿西一块儿,历史课上也不讲这麽细]
[怎麽会不知道呢?成语很多啊]
[吴起多有名啊,多玩玩游戏都知道]
[那真抱歉,喜欢种田休闲小游戏]
[啧]
明,万历十年(1582)。
张居正似乎正在走神,他在想逐渐长大的学生,他的学生不知什麽时候已经长成一位合格的帝王,他这个先生到了功成身退的时候了,可是他不太舍得,他不确定她看着长大的孩子会不会将改革延续下去。
他不甘人消政亡。
【魏国变法轰轰烈烈国富军强,楚国国君看得眼热,所以吴起来到楚国之後不久就被楚国国君任命为令尹来主持变法,这时候在位的支持变法的是楚悼王。一看楚悼王的谥号啊就觉得不太好,当然了我们都知道楚国吴起变法是失败了的,吴起最後也殉道了,不过他也是个狠人,死前利用楚悼王的尸体狠狠坑了仇人一把——跑题了跑题了,不聊那麽深入,还是来看吴起变法本身。】
[哇,对这个故事有点儿印象]
[对,我想起来了,就是拿国君尸体挡剑的好像是]
[是箭吧?]
[反正对他动手的那些人以侮辱尸体罪的罪名被弄死了]
[好像是个灭族的罪名,就很牛]
[又想起来进宫当太监刺杀皇帝为了灭九族的梗了]
明,嘉靖四十年(1561)。
朱厚熜很不开心,太监刺杀他倒没有遇到过,但是曾经有几个宫女合起夥来差点儿把他弄死,幸亏他福大命大,不然他肯定会成为古往今来的笑柄。
【楚国和魏国的情况不太一样,但大差不差吧,吴起仿照李悝的方法依葫芦画瓢,根据楚国特点进行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楚国这时候问题就是关系户和蛀虫,针对这些问题吴起大刀阔斧地开始了变法。首先把吃干饭的弄下去,这时候吃干饭的除了贵族就是贵族,吴起下令废除贵族特权,封君和公族的子孙後代也别想着一直靠祖上生活,等封君传到第三代的时候就收回爵禄,公族里血缘关系疏远的也别搞特殊待遇了,特别是那些除了家族历史长没什麽用的旧贵族都别站着好田好地好宅,迁移到荒凉的地区发挥馀热开荒去吧。】
[哪个年头都有吃干饭的]
[生的好]
[小镇做题家只能靠自己的努力]
[吴起触犯了好多人的利益]
[哪个变法的不是这样的?]
[对啊,因为反对的人多才失败嘛]
唐,贞观十年(636)。
李世民笑了笑,把旧贵族迁走可不止腾出来好田宅这一好处,他们在当地长期经营的势力也会随着这一挪动削减大半,若是当地盘根错节的地头蛇势力太大,政令通行都是问题,更别说将变法实施下去了,秦始皇汉武帝迁豪强不都是因为这个原因吗?
宋,熙宁四年(1071)。
王安石眸中星火不灭,反对的人多算什麽?反对的人多就不变法了吗?变法尚有路可走,难不成让大宋重蹈覆辙?别人背後都叫他拗相公,他就拗了,他就不信这变法不成,就算不成,他也要试,哪怕粉身碎骨。
【然後把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弄下去,那些无关紧要的官职就别要了,很多没必要的高俸禄能削减就削减,这样就省下来不少钱粮正好用于训练战士,吴起不愧是兵家代表人物,时刻想着练兵。】
[这叫不忘初心]
[突然想起来我微薄的工资]
[呜呜呜社畜悲哀]
[应该把这些人看做关系户]
[唉,如果关系户能够远离我的生活就好了]
[那你别想了]
[看企业吧,有的公司就挺好的]
[是的,是的,我们又不是小日子过的不错的岛国,讲究终身制,不舒服就换一个呗]
[找工作多难,万一换一个更差的]
[要有魄力,觉得不好再换呗]
[……你牛]
明,景泰元年(1450)。
于谦有些庆幸,後世人换工作尚且不容易,更何况他们换帝王了。宋朝哲宗驾崩,没有选好後继之人,徒惹人耻笑,他们前边儿的那个皇帝也不差什麽了,真真是一言难尽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