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盒是“一对。”
春节前一周,秦疏白提前结束了手上的工作。
带着苏晚踏上了回祖籍苏州的高铁。
列车缓缓驶出北京南站,苏晚靠在车窗边,看着窗外不断倒退的风景,心里既有期待,又有一丝紧张——
这是她第一次以秦疏白妻子的身份回他的老家。
“别紧张,我爷爷奶奶都很随和,除了结婚的时候见过一次,他们早就盼着再次见你了。”秦疏白握住她的手,指尖传来的温度让她安心了不少。他从背包里拿出一本泛黄的相册,递给苏晚,“这是我小时候在苏州拍的照片,你先看看,熟悉熟悉周围的环境。”
苏晚接过相册,轻轻翻开。
第一张照片里,年幼的秦疏白穿着蓝色的小棉袄,站在一座老宅的门口,手里拿着一个糖葫芦,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老宅的门是木质的,上面刻着精致的花纹,门口还挂着两个红灯笼,透着浓浓的年味。“这就是你家的老宅吗?”苏晚指着照片问。
“嗯,”秦疏白点点头,眼里满是回忆,“我家老宅在平江路附近的一条巷子里,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我小时候最喜欢在巷子里和小夥伴们一起玩,夏天的时候,大家会坐在老槐树下乘凉,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故事。”
列车行驶了五个多小时,终于抵达了苏州站。
秦疏白的父母早已在车站外等候,看到他们,秦妈妈立刻快步走了过来,拉着苏晚的手,笑得格外亲切:“晚晚啊,可算把你盼来了!路上累不累?快跟我们回家,我给你炖了鸡汤,补补身子。”
秦爸爸也在一旁笑着说:“是啊,一路辛苦了,回家再说。”
苏晚被秦妈妈的热情感染,紧张的心情渐渐消散,笑着说:“叔叔阿姨,让你们久等了,我不累,谢谢你们。”
秦疏白的家果然如照片里那般,是一座古色古香的老宅。
推开木质的大门,院子里种着一棵腊梅,枝头开满了黄色的花朵,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院子的角落里还有一口古井,井口用青石板围着,旁边放着一个木桶,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快进来坐,外面冷。”秦妈妈拉着苏晚走进客厅,客厅里摆放着一套红木家具,墙上挂着几幅字画,都是秦疏白爷爷的作品。秦妈妈给苏晚倒了杯热茶,又拿出一堆零食,放在她面前:“晚晚,你尝尝这个,这是我们苏州特産的松子糖,很好吃的。”
苏晚拿起一块松子糖,放进嘴里,甜而不腻,还带着淡淡的松子香。“真好吃,谢谢阿姨。”
接下来的几天,秦疏白带着苏晚走遍了苏州的大街小巷。
他们去了平江路,走在青石板铺成的路上,两边是古色古香的店铺,有卖苏绣的,有卖糕点的,还有卖手工艺品的。苏晚拿出速写本,把沿途看到的美景一一画了下来,秦疏白则在一旁耐心地等着她,偶尔还会给她讲解店铺的历史。
他们还去了拙政园,园子里的亭台楼阁丶小桥流水,都透着江南水乡的温婉。苏晚站在一座小桥上,看着湖里的游船缓缓驶过,忍不住感叹:“苏州真美啊,难怪你总说想带我来这里。”
秦疏白从背後轻轻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以後我们可以经常来,春天来看桃花,夏天来赏荷花,秋天来品桂花,冬天来观雪景。”
除夕夜,秦疏白的家里格外热闹。
秦疏白的爷爷奶奶丶叔叔阿姨都来了,大家围坐在一张大桌子旁,吃着丰盛的年夜饭。秦妈妈不停地给苏晚夹菜,秦爸爸则和秦疏白聊着工作上的事,爷爷奶奶则拉着苏晚,问她在北京的生活,还叮嘱她要好好照顾自己,有时间多回苏州看看。
饭後,大家一起坐在院子里放烟花。绚烂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照亮了每个人的笑脸。苏晚靠在秦疏白的怀里,看着眼前的美景,心里满是幸福。
她忽然明白,回秦疏白的老家,不仅是见他的家人,更是走进他的过去,了解他成长的环境,让他们的感情在彼此的回忆中更加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