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织成云外雁行斜 > 宝宝篇(第1页)

宝宝篇(第1页)

宝宝篇

婚後的生活如同细腻的缂丝,在规律的经纬交织中沉淀出温暖的光泽。当那枚名为“经纬”的戒指在沈清音指间戴满两年时,一条新的丶柔软而坚韧的“丝线”,悄然加入了他们生命的织锦。

沈清音怀孕的消息,是在一个寻常的傍晚得知的。没有戏剧化的场景,只是她持续了几天莫名的疲惫和食欲不振,在权志龙近乎“强迫”的坚持下,去了家庭医生那里。当医生微笑着宣布结果时,权志龙当场愣住了,仿佛没听懂那句简单的韩语。他呆呆地看向沈清音,嘴唇动了动,却没发出声音,然後,毫无预兆地,眼眶瞬间红了。

这个在万千舞台上睥睨衆生丶在音乐世界里肆意挥洒的男人,此刻像个不知所措的大男孩,紧紧抓着沈清音的手,指尖冰凉微颤。反倒是沈清音,在最初的怔忡後,迅速恢复了惯有的沉静。她反手握住他颤抖的手,轻轻捏了捏,对医生点了点头:“谢谢您。”

回家的路上,权志龙异常沉默,只是牢牢握着她的手,目光时而落在她依旧平坦的小腹上,时而望向车窗外飞逝的霓虹,眼神里充满了某种难以置信的丶近乎神圣的敬畏。

直到进了公寓门,隔绝了外界,他才仿佛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他小心翼翼地将沈清音扶到沙发上坐下,然後单膝跪在她面前,把脸轻轻贴在她的小腹上,动作轻柔得仿佛在触碰一个易碎的梦。

“他(她)……在这里?”他的声音闷闷的,带着一丝哽咽的沙哑。

“嗯。”沈清音低头,看着他浓黑的发顶,心中那片沉静的湖泊,也因这突如其来的生命涟漪,漾开了前所未有的丶柔软的波纹。她伸出手,轻轻抚摸着他的头发。

从此,权志龙的世界重心发生了倾斜。他推掉了所有非必要的工作,减少了海外行程,将工作室更多搬回了家中。他成了最“小题大做”的准爸爸,沈清音起身快一点他都会紧张,每天对着育儿书籍和APP研究孕期营养和知识,比准备专辑还认真。

沈清音的孕期反应并不剧烈,但口味变得有些刁钻。有时深夜会突然想吃苏州某家老字号的桂花糖藕,有时又对权妈妈做的泡菜锅毫无抵抗力。权志龙便想方设法地去满足,空运食材,请教厨师,甚至亲自下厨尝试(虽然成果往往不尽人意,但心意满分)。沈清音看着他围着围裙在厨房里手忙脚乱的样子,清冷的眉眼间,总会染上连她自己都未察觉的温柔笑意。

她的缂丝创作也并未停止,只是题材悄然发生了变化。她开始绘制一些充满生命律动的草图:舒展的藤蔓,饱满的果实,在枝叶间安睡的鸟儿……她为未出世的孩子准备的第一份礼物,是一幅小小的缂丝画,图案是简约的云纹和星辰,用了最柔软亲肤的丝线,准备将来挂在婴儿床头。

权志龙看着那些画稿,灵感迸发,为新专辑写下了一首旋律格外温柔丶充满期盼的曲子,暂定名为《序曲》。

分娩那天,权志龙坚持要进産房陪护。他穿着无菌服,紧紧握着沈清音的手,看着她因阵痛而苍白的脸和沁出的冷汗,心疼得无以复加,一遍遍地在她耳边说着“加油”丶“我在这里”。当那声响亮的啼哭终于划破産房的紧张空气时,权志龙的眼泪彻底决堤,他俯身吻着沈清音汗湿的额头,语无伦次地重复着:“辛苦了……清音,谢谢你……谢谢你……”

是个女孩。

小小的,红红的,像只小猫,被护士放在沈清音怀里。沈清音疲惫极了,但看着怀里那个闭着眼睛丶本能地嚅动着小嘴的小生命,一种陌生而汹涌的情感瞬间将她淹没。那是比她完成任何一幅杰作都更深刻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权志龙看着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感觉心脏被填得满满的,满得几乎要溢出来。

他们给女儿取名为权书昀()。“书”字,取自沈清音书香门第的底蕴,也寓意知识与涵养;“昀”是日光,象征着温暖与希望,如同她降临带来的光芒。中文名则随了沈清音的姓,叫沈曦,“曦”同样是晨光,承载着两个家族对她光明未来的美好祝愿。

小书昀的到来,如同在权志龙和沈清音原本井然有序的世界里,投入了一颗快乐的丶充满变量的糖果。

首尔的公寓里,开始充斥着奶香味丶尿布和婴儿玩具。

曾经摆满潮流玩具的架子,如今让位给了各色柔软的布偶和咬胶。权志龙那间顶级配置的音乐工作间,也时常被婴儿的啼哭和咿呀学语声“入侵”。但他毫不在意,甚至灵感爆棚,将女儿的哭声丶笑声丶甚至打嗝声采样,巧妙地融入了一首充满童趣的实验电子乐中,把团队成员听得哭笑不得,却又不得不承认其中蕴含的奇妙生命力。

沈清音的工作节奏被迫放缓。她将大部分需要高度专注的大型织造项目安排在小书昀熟睡的深夜或由育儿嫂看护的时段。白天,她常常一边看着女儿在游戏毯上翻滚丶探索,一边进行一些绘制小样丶分理丝线等不需要绝对安静的工作。小书昀似乎对母亲手中那些色彩斑斓的丝线格外感兴趣,总是试图伸出小胖手去抓。沈清音便会拿起最柔软丶最安全的丝线,让她触摸,耐心地告诉她:“这是红色,这是蓝色……”

令人惊奇的是,或许是继承了父母的艺术基因,小书昀表现出对色彩和节奏的超常敏感。她会被沈清音缂丝作品上鲜明的色彩吸引,目不转睛地看很久。而当权志龙弹奏吉他或播放音乐时,她会随着节奏摇摆小小的身体,甚至咿咿呀呀地跟着“哼唱”。

权志龙对此得意非凡,抱着女儿宣布:“我们书昀以後肯定是世界级的艺术家!”沈清音则在一旁,看着父女俩互动,唇角微弯,拿起炭笔,快速勾勒下这温馨的一刻。

最有趣的,莫过于两位艺术家在育儿理念上的碰撞与融合。

权志龙是“放养派”,主张释放天性,恨不得把全世界有趣的丶美好的东西都堆到女儿面前,带她听各种音乐,看画展,哪怕她把颜料弄得满身都是也觉得是“艺术啓蒙”。沈清音则是“规则派”,注重培养专注力和秩序感,她会定时给女儿读书,教她辨认简单的形状和颜色,即使玩耍,也会在结束後引导她一起收拾玩具。

起初,权志龙觉得沈清音太严格,沈清音觉得权志龙太随性。但很快,他们发现,两种方式并非对立。权志龙的天马行空激发了女儿的好奇心与想象力,而沈清音的沉静有序则给了女儿安全感和初期的认知框架。他们开始互补,在“规则”内给予最大的“自由”。

比如,权志龙会抱着女儿,在她的小手鼓上敲出简单的节奏,沈清音则在一旁,用不同颜色的丝线,对应着节奏,在绷架上织出相应的丶抽象的色块图案。音乐与色彩,在婴儿懵懂的认知里,奇异地联结起来。

小书昀就在这样充满艺术气息与爱的环境里,一天天长大。她继承了父亲精致的五官和母亲沉静的气质,小小年纪,眼神里却常常有种专注的丶仿佛在思考什麽的神气。

一周岁抓周时,面对眼前琳琅满目的物品——钢笔丶书丶计算器丶听诊器丶话筒丶小提琴模型……小书昀爬来爬去,最後,一手抓住了沈清音放上去的一枚小小的丶仿古的木质缂丝梭子,另一只手,则牢牢抓住了权志龙放下的一个迷你麦克风。

在场所有人都笑了。

权志龙一把抱起女儿,高高举起,朗声笑道:“好!我们书昀以後就跟爸爸妈妈一样,一手织就锦绣,一手握住音符!”

沈清音站在一旁,看着丈夫和女儿,眼中盈满了清浅而温暖的笑意。

窗外,阳光正好。生命的经纬,因这新生的诗篇,变得更加丰盈丶复杂,也更加充满无限可能。他们知道,属于“权书昀”和“沈曦”的独特画卷,才刚刚展开第一笔。而他们,将用爱与智慧,陪伴她,共同织就未来的万千气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