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皎尾为了哄兔子究竟敢闯……
温绛耳捧起皎尾的胖脸,忧伤不安地揉啊揉,“皎尾这麽可爱,怎麽可能变成大坏蛋呢?”
天书里说“亟当镇其于金鳞山,保三界生灵无虞”,好像是要把皎尾关在金鳞山的意思。
皎尾看着兔子绛红色眼瞳里映着自己的脸,被面团一样捏来捏去,“所有者,可爱,兔子最喜欢。”
“对哦!兔子永远爱皎尾。”温绛耳在他脑门上亲一口,冰冰凉的隐约奶香味道。
其实温绛耳已经知道,皎尾自称的“所有者”,转换成人族语言,并非真的叫“所有者”。
实际上,龙语里这段自称的震波,转换为人族语言,意思应该是“此地的领主”,类似于自称“本王”或者“孤王”。
皎尾刚破壳发出的那段震波,因为自认为诞生在自己的地盘,意思大概是“本王饿了”,“本王尾巴痛痛”。
但是五岁的小兔子没有接触过这类称呼,自然没有想到更常见的说法。
她教皎尾说话的时候,也老老实实的告诉皎尾,那段震波就是“所有者”的意思,导致皎尾会说话之後,真就自称“所有者”。
後来阿娘听见皎尾开始“所有者饿了饿了饿了”的叫唤时,为时已晚,皎尾已经改不掉了。
知道来龙去脉後,阿娘笑得肚子都疼了。
她的小兔子宝宝可真聪明呀。
温青妩觉得,“所有者”这种解释,是对烛龙自称更全面的诠释。
更能让三界生灵了解到这群傲慢的大块头有多麽霸道自以为是。
温青妩也没尝试过纠正皎尾的自称,因为看着这头胖胖的幼龙一脸谄媚地抠着小胖手,歪头问她“所有者再吃十个小小的鸡腿。五个呢?两个好吗?”的时候,有种奇异快乐。
家里也不缺钱让这小胖子吃个够。
问题是烛龙在这个阶段原本该有高强度的战斗训练,而皎尾从五岁开始就逐渐入乡随俗,戒掉了巡视领地的本能。
只吃不动的话,朏朏们难免担心把幼龙养成馒头,不得不控制。
但温绛耳不理解胖胖的皎尾有什麽不好,所以她私下里经常偷偷投喂幼龙。
皎尾依旧很难理解周围的世界,邻居小孩们爱做的事和爱聊的事多数他都不在意。
他如果按自己的想法做事,经常会引发周围人惊恐的尖叫。
但温绛耳已经习惯了,皎尾做任何奇怪的事她都能坦然接受,并且会旁敲侧击地尝试理解他为什麽要这麽做。
朝夕相处的八年中,温绛耳唯一一次崩溃,是村里刘大爷去世引发的风波。
刘大爷是个慈祥的老大爷,已经年过八旬。
因为曾多次受温青妩治疗腿痛腰痛,在温青妩离开村子那两年,是为数不多对温绛耳很好的老人。
他经常坐在村口的大树下乘凉,笑眯眯看着孩子们捉迷藏,有时故意误导孩子们找错方向,被发现了就笑出一口没了牙的牙床,然後塞给孩子们一小块麦芽糖。
温绛耳很喜欢刘大爷,两年前她十一岁,已经理解了死亡就代表着永别。
她哭到半夜,跟一旁紧张无措的皎尾回忆刘大爷曾经如何关照她。
结果,在刘大爷下葬前停放灵柩那几天,发生了很可怕的事。
天亮後,最早去地里干活的村民尖叫四窜。
他们看见刘大爷的尸体又坐在从前那棵大树下,睁着眼睛,露出牙床,笑容诡异。
虽然老人枯瘦的尸体并没有太大变化,但毕竟表情有些歪斜,眼睛一大一小,远远看一眼就能吓得人不省人事。
这“诈尸”风波持续了好几天,每次刘大爷的亲属把尸体运回灵柩,第二天早上又会出现在躺椅上。
附近的修士全都跑来帮忙驱邪超度。
但是并没有发现恶灵。
大爷一生善良积德,寿终正寝,魂魄根本用不着超度,都已经喝了孟婆汤,投入三善道享下一世的福去了。
所以刘家怀疑有仇家故意窃尸作恶。
家人和修士轮换着守夜,寸步不离,非得抓到作恶的贼人不可。
然而到了早上,棺材里的尸体又会出现在村口树下。
这件事惊动了温青妩,温青妩都无法解释,甚至出动了忘归鸦亲自守灵。
忘归鸦都没能感知到有任何邪祟入侵。
就算是鸟也是需要休息的,他哪怕盯着尸体看五个时辰,其中肯定也会偶尔小憩个半炷香。
总是在他一睁眼的时候尸体就消失了。
退一万步说,真有这样神通的大能,可以在忘归鸦眼皮子底下,不动一丝灵力,窃取尸体这麽大的物件,那总该有点道理吧?
这为大能偷一个老大爷的尸体,每天吓坏一帮村民们,到底为了什麽呢?
这案子最终是温绛耳破获的。
因为那几天,平日赖床的小胖子每天天没亮就爬起来“啪啪啪”地拍兔子的脸,“走。兔子,走,去村口玩。去玩去玩去玩去玩。”
哭到半夜的小兔子顶着核桃仁一样的肿眼泡,吭哧吭哧穿衣洗漱,被活蹦乱跳的皎尾拉到村口,“偶遇”村民围观的刘大爷的尸体。
这个时候,皎尾会仰着胖脸,仔细观察兔子表情,看看她有没有惊喜地大叫“爷爷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