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没渣样
教育是国之大计,孩子上学是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学龄各个阶段的重点学校也就成为了人们趋之若鹜的稀缺资源,考重点中学历来都是家长们给孩子在上学之初就定下的奋斗目标。
但考学不是上菜,没有一锅端的道理,总会有一些问题和困难让你不得不在重点和普通之间做一个明确的选择。
这个选择一旦做下,它就是能够影响人一辈子的事情,怎能不让人绞尽脑汁地想办法,削尖脑袋也想往重点中学的大门里钻。
没有问题和困难要上,有问题和困难,就给别人制造问题和困难也要上。
总之,谁也不想让自己家的孩子输在学校门口的斑马线上。
-
东滦中学是东滦镇的最高学府,唯一的一所高级中学,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所以,在东滦镇能不能上重点不是问题,考不考得上滦中才是问题。
如果连滦中都考不上,那基本上就等于要提前进入社会,择校这个环节就自然不用考虑了。
如此说来,只要能考上应该就万事大吉了吧?
对不起,请收起你天真的想法。
虽然没有了择校的烦恼,但是考进去之後依然有一个棘手的问题等着你,那就是“择班”。
择班,可以看做是人民内部矛盾,是学校关起门来解决的事情。
可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跟择校其实也没有多大的区别,只是把学校门口的斑马线换成了班级教室的门槛而已。
不一样的环境地点,却同样的紧张刺激。
在城市里,关心孩子的上学问题,人们可能会这样问:“你家孩子在哪个学校上学呀?”
回答可能是一中丶二中丶三中或附中什麽的。
如果这些都是重点中学,人家会说:“呀,真好,这孩子将来肯定有出息。”
如果是普通中学,人家就会说:“嗯,也行,宁当鸡头不当凤尾。”
但在东滦镇,是听不到这样问问题的。
人们一般这样问:“你家孩子在滦中哪个班呢?”
回答可能是一班丶二班或三四五六班什麽的。
如果是一班或二班,人家会说:“哎呀,这孩子真争气,将来一定能考个好大学。”
如果是其他班,人家就会说:“挺好,努努力,考个大学没问题。”
如果一不小心问出个七班来,那场面可就尴尬了。就等同于跟瞎子说看脚,给聋子开半导,让瘸子快点跑,问寡妇老公好。问问题的人会恨不得抽自己嘴巴子,看与对方关系的亲近程度,十个起步,上不封顶。
七班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李来奇和张伦就是东滦中学七班的杰出代表。
好巧不巧,在零点台球厅偶遇的陈文达和大个子也是东滦中学七班的重要人物。
同样是七班,唯一不同的是:
一个是007,一个是997。
一个是生瓜蛋子,一个是老油条子。
-
李来奇目不转睛地眼看着大个子一口一口地吸着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