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洗用饭後,叶澜卓站在二楼窗边,推开窗打量着有光县这座小城。
城不过两里见方,民居不多,最中间的是府衙的位置。
便同秋娘说,“你歇着,我去寻一寻。”
“姐姐,我也要去!”
她笑了笑,同意了。
下了楼,叶澜卓自是向小二打听项泉这个人。
小二眼珠转了几圈,颇有些为难,“姓项的,没听过,本县从没有过姓项的。”
“哦?可我族兄三十年前在这里曾典当过东西,命我来取,便是这姓项的收的。”
“姑娘,你记清楚了?”小二挠挠头,“别是什麽游走客商。”
“记清楚了,绝不会错。”
“可真没有这号人,嘿,要不你去古老头那打听打听呢!”
她面色一愣,“这是何人?”
“您是外地来的吧,这古老头是我们这年纪最大的,什麽都知道些,你出门往素水那边走,走半个钟头,有间木头院子,那便是了。”
小二尽心讲着,“对了姑娘,那老头脾气有些怪,可得提着些糕点去,喏,”指指外面,“红点子铺子,古老头最喜欢吃的。”
叶澜卓自是明白他的意思,道了声谢,和秋娘出了门去点心铺。
两手一摸腰间,当然没有铜板。
只好如法炮制,在夥计眼皮子底下用灵力拿了几样,赶忙走了。
按着小二说的,沿着素水走了半晌,在一片柳树下,两人看到个手臂粗木头栏围成的院子。
柳树依依,随着微风摆动着身姿,送来阵阵清凉。
树荫下,正对着二人的门开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坐麻布褂衫坐在摇椅上,手中扇着蒲扇,晃晃悠悠地闭着眼睛,十分惬意。
秋娘擦了擦鼻间的汗,有些好奇。
叶澜卓打量了几眼,悠悠过去,“老人家。”
老头听到声音,一擡身,瞧见个模样天仙似的女子,悠悠然向着他走来。
柳条下,影子飘飘似仙,自有一番气度。
女子身边跟了个小丫头,神色懵懂纯真。
最重要的是,手里提着红布包着的小匣子。
眼珠立马黏在匣子上了,扶着摇椅晃悠悠地起来。
叶澜卓没想到古老头直接起身,颇感意外,笑着走过去,“老人家,我想向你打听个事。”
古老头耳朵里压根没听见这句话,直勾勾盯着点心,便要伸手去拿。
秋娘咦了下,本能地躲避开,抱紧了点心,嚷着,“做什麽!”
“给我,给我。”古老头才不管什麽,直接要去抢。
叶澜卓眼神示意秋娘,颇有些趣味地瞧着。
秋娘很是不愿,也只得气鼓鼓地扔过去。
古老头拿了糕点,颤颤巍巍地坐回到摇椅上,打开红纸拿出块绿豆糕便吃。
一边吃,一边发出赞美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