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义父没有死 > 圣母传陈仓暗度 翰墨府蹊径通幽(第1页)

圣母传陈仓暗度 翰墨府蹊径通幽(第1页)

圣母传陈仓暗度翰墨府蹊径通幽

中南国宫室,奉客偏殿之内,熏香袅袅。

年逾五旬的女国主面容清癯,眉宇间郁结着挥之不去的愁绪。

她将一卷早已被翻得起了毛边的官方勘探报告,轻轻推至杨铁枪面前的紫檀木几案上。

“监国大人请看。自国中尖牙山铁矿生变以来,半年之内,我已三遣官吏丶修士前往查探。此乃他们回报的文书集录,其中所言,皆是‘地气紊乱,矿脉自晦’,并无甚麽新意。”

她的目光扫过杨铁枪身後垂手侍立的驵阳国主杨玤,只是微微颔首,算是对晚辈的礼节性问候。

随即,便将视线重新落回到杨铁枪这位监国大人身上。

杨铁枪饱经风霜的眸子平静地注视着国主:“这翰墨府的卷宗上,尖牙山的矿石産出与运量,半年来可有衰减?”

“监国大人,问题便出在此处。”国主脸上满是疑虑,“卷宗上一切如常,矿石産出与运量,半年来并无半分衰减……然我等每开一炉,便出一炉不堪一击的劣铁。”

屏风之後,锦娘与苏闲语并肩而立,静静旁听。

见交谈再度陷入僵局,锦娘伸出手指,在苏闲语的手背上轻轻敲了三下。

一身精缎白褂丶外搭广袖青披的苏闲语深吸一口气,自屏风後走出,步至殿中,向国主执了个修士礼,声音清脆,却因紧张和激动而带了些许不易察觉的颤抖。

她只道:“国主陛下,晚辈……自小便听闻,中南国文风鼎盛,贵国翰墨府所藏典籍,冠绝十七国。晚辈与师姐云游至此,除了襄助调查劣铁之事,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她自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本装帧精美丶书页边缘已有些许卷曲的插画册,脸上泛起一丝少女的红晕。

“晚辈与师姊……斗胆,想求阅贵国翰墨府所藏的,姷国初版丶玉版朱印的《道德圣母渡厄传》全本。晚辈这本,只是民间翻刻,多有缺漏……”

国主见到这本画册,又见苏闲语这并非阚朝之民的“方外小仙师”如此仰慕开国圣母,脸上那份因国事而紧绷的神情,竟是难得地缓和了几分。

“难得,难得。”

她脸上露出笑意,目光越过苏闲语,望向屏风後那道若隐若现的丶更为沉静的身影。

“如今这世道,肯潜心研读圣母传记的年轻人,早不多了。你师姐妹既有此心,我自当成全。”

她顿了顿,眼神中带着几分追忆:“说来也奇……你那师姐,虽不露面,然其气息清冷沉凝,倒让我想起一位故人。当年瑄王之乱,若非那位庄姓道长,我中南国怕是早已……唉,不提也罢。”

锦娘心头一凛。

那位国主却未再深究,收回眼神,自腰间解下一枚温润的玉牌,亲自递到苏闲语手中。

“执此牌在手,翰墨府藏书皆可任你阅览。只是近来,府中文书出入频繁,典官们忙得脚不沾地,若有招待不周之处,还望小仙师见谅。”

苏闲语大喜过望,盈盈下拜:“多谢陛下。”

锦语得了尚方令牌,直抵中南国翰墨府。

四壁皆是高达数丈丶直抵穹顶的书架,无数身着典雅官服的女典官与学者穿行其间,空气中弥漫着墨香与纸张的陈旧气息。

二人来到一处更为宽敞的索引大厅。厅中立着数十座巨大的木制高柜,上面密密麻麻插满了记录着卷宗编号与内容的竹牌。

一个时辰过去,锦娘只觉眼花缭乱,却始终未能找到与“尖牙山异闻”直接相关的条目。所有记录都止于半年前,仿佛那之後,这座官矿便从文书的世界里消失了。

她只得退而求其次,填写了数份申请文书,皆因“事涉机密,权限不足”而被当值的女典官客气地驳回。

那典官脸上挂着公事公办的微笑,眼神却毫无温度。

她身後,几名正在查阅案卷的本地学者,亦是不动声色地擡起眼,目光在她二人那身明显不属于阚朝制式的剑中道仙阁仪服上停留片刻,又漠然移开。

另一边,苏闲语则如愿以偿地捧着那本精美的《道德圣母渡厄传》全本,脚下亦步亦趋地跟着锦娘,眼睛却是直勾勾眨也不眨,看得如痴如醉,不时发出小声的惊叹。

“姊姊你看!这上面画的‘分日影’神剑,比我那本上画得好看一百倍!原来剑柄上嵌的是辟邪神石,不是什麽寒玉!”

锦娘只是“嗯”了一声,心中愈发烦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