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支脉调整到位的第二周,清玄宗的灵脉监测系统突然捕捉到异常的气流波动。
陈默刚将动态地图的最新数据同步至全国,气象局局长沈涛的全息投影便带着焦灼接入,背景是狂风暴雨的卫星云图:
“林宗主、陈护法,紧急求助!”
屏幕上,编号“海棠”的台风正以每小时公里的度向东南沿海逼近,云系覆盖范围达oo公里,中心气压低至o百帕。
“这台风太诡异了!”
沈涛调出路径模拟图,红色轨迹如同失控的游蛇,
“原本预测会在菲律宾以东转向,结果一夜之间突然西折,还吸收了灵脉能量,强度从强热带风暴升级为强台风。沿海已有三座城市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再无法精准引导,后果不堪设想!”
陈默快调取气流与灵脉关联数据:
“版图调整后,西北灵脉活跃度提升,引大气环流微调,台风吸收了海上灵脉通道的能量,才会出现路径突变。”
他看向林晚,
“常规气象干预手段对灵脉加持的台风无效,只能用控气术引导。”
林晚取出《清玄宗气脉秘录》,指尖划过“控气引风”篇:
“控气术讲究‘顺气而行,引势改道’。台风本质是气流漩涡,只要找到其核心气眼,用灵脉能量重塑气流轨迹,就能引导它向无害区域移动。”
她顿了顿,补充道,
“但海上灵脉通道复杂,且台风核心的能量紊乱,需要在台风外围布设‘引气阵’,逐步削弱其强度再调整路径。”
方案确定后,气象局立刻协调沿海省份,在福建、广东、浙江的十个沿海观测站布设灵脉引气装置。
陈默团队将灵脉监测仪与气象雷达联动,实时捕捉台风核心的气眼位置;
林晚则带领三位长老,在清玄宗的“观气台”搭建主阵,准备远程操控引气阵。
“引气阵启动,灵脉能量输出稳定!”
福建平潭观测站的工作人员对着通讯器喊道,海岸边的十二根灵脉柱射出淡蓝色光束,交织成一张巨大的气流引导网。
陈默的屏幕上,台风的气流轨迹开始出现微弱的偏移:
“气眼锁定成功,引导角度调整为度,目标是东海无害海域!”
林晚闭上双眼,手中法诀变幻,口中念动控气真言:
“气脉为引,灵风为媒,顺天改道,护我苍生!”
观气台的主阵突然爆出耀眼的蓝光,灵脉能量顺着海上灵脉通道蔓延,与沿海的引气阵形成共振。
台风的移动轨迹渐渐向东北方向偏转,中心气压也开始缓慢回升,强度有所减弱。
沿海城市的民众紧绷的心渐渐放下。
厦门市民李娜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的狂风暴雨渐渐平息,手机里的台风路径实时更新显示,台风已偏离本市:
“没想到灵脉技术还能控台风,这下不用转移了!”
然而,就在台风即将进入东海无害海域时,意外突然生。
陈默的监测仪显示,台风核心处突然出现一股诡异的黑色气流,如同墨汁般污染着周围的灵脉能量。
台风的路径瞬间失控,再次向西折回,强度竟在短时间内再次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