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肇伤了腿,他媳妇儿又是那种情况,孩子更是早产儿身体不好。据万家村的人说,他带着妻女离开村子后,就不知道去哪儿了。”
“不过,我从都来的那位科研员同志口中,听说他当年接到家书,知道家里平反,他们都可以回都,就高兴的想接妹妹一起走。”
“于是啊,他拿着介绍信,跑到下放的万家村接人,又一路打听到镇子上来。”
“后来,派出所的同志帮忙,在镇卫生院里找到万肇一家三口”
吴镇长说了半天,口干的端起茶杯,喝了口水润喉,放下杯子又接着说:
“可能是当时他妹妹身体不允许,又或者是万肇的媳妇儿不愿意抛夫弃女,具体什么原因我也不清楚,人反正没带走。”
“我琢磨着,毕竟俩人已经结婚有了孩子,他妹妹又是那种情况,不可能逼着他们离吧?那孩子不是也怪可怜的?所以他自己先回都去,应该跟父母亲商量这事。”
“至于他回去之后的事,就不清楚了。”
“反正他再来的时候,拿着封信,信是两年多前写的。是万肇叫他到下沟村接孩子,并且还指名道姓,让他上下沟村,找杀猪的周大刀,说孩子在他家。”
“科研员同志就急忙来了,孩子是找找了,就是再也没见着万肇和他妹妹。”
“那封信都写了两年多了,谁知道他怎么隔了两年多才来接孩子。”
“再多的事,我就更不清楚了。”
听完这个故事,周黎晓陷入深思,半天没开口。
贺骏山看她一眼,代为问:
“那当时到周家去接孩子时,是什么情况,镇长还记得清?”
吴镇长点头,如实说:
“我们到了他家,周大刀他媳妇儿挺着肚子,手里牵着她儿子,听科研员同志说来接孩子回都,就说孩子在她娘家呢。”
“周大刀呢,就亲自跑了趟万家村,去把孩子给接来。”
吴镇长嗨了声,“当时那情况,我们也理解。”
“周大刀爹娘都没了,她媳妇儿肚子里又怀着一个,大女儿三岁,儿子刚蹒跚学步。小两口都三个孩子了,这照顾不过来,把那孩子给送去娘家养也符合情理。”
“当年家家户户那个条件,人家没把万肇的孩子给扔了,就已经算好的了。”
周黎晓蹙眉抬眸,“万肇为什么把孩子给周大刀养?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吴镇长摇头,表示不清楚:
“这你就要去问周大刀了,我哪儿知道为啥?”
他看向贺骏山,“团长同志,我把我知道的,都告诉你们了,其他的,我是真不清楚了。”
说完,还打量了周黎晓一眼,心里也止不住纳闷儿。
这个不是周大刀亲生的,来了就打听身世,还问起当年那件事。
难道,那件事还有隐情?
“既然这样,我们清楚了。”
贺骏山开口,先跟周黎晓交换了个眼神,才又看向吴镇长:
“那镇长还记得,那位都来的科研员同志,姓什么叫什么?”
吴镇长嘶了声,摸着脑瓜顶仔细回想,“叫叫袁,袁继啥来着?”
贺骏山瞳孔微紧,“你确定他姓袁?”
“啊!”吴镇长点头,“我一直叫他袁教授,他有工作证,都来的科研专家,这我哪能记错?就是名字记不太清楚了。”
都人,姓袁,搞科研的。
贺骏山眼皮微跳,喉结滚了滚,心里已经圈定了一个人。
他呼出口浊气,微微点头,看向周黎晓:
“今天打扰镇长了,情况我大概了解,咱们先走吧。”
——有什么话,一会儿路上说。
周黎晓看懂他眼神里的意思,轻轻点头答应。
“好。”
吴镇长亲自送她们下楼。
到镇政府大厅里,就看到等在那儿的下沟村村长孙庆。
他拎着公文包,一脸殷勤笑意:“哎哟,团长同志,您跟镇长聊完了?”
“嗯。”
“那,那你们还有别的事儿要办不?”
贺骏山跟周黎晓看着他,没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