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而,他的身体被人抱住。
辛桐紧紧的抱着他,靠在他的怀里,声音闷闷的:“纪谨年,谢谢你。”
纪谨年克制的抱着她,像是在抱着一件珍贵的瓷器,抱得很紧,却又不敢用力。
他无声的吐了一口浊气:“我们什么时候去办手续?”
他不是一个拖沓的人,既然做了决定,那就……
他怕,他怕多一秒他都会反悔。
辛桐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从他怀里抬头,嘲笑他:“纪谨年,你现在好蠢,好赖话都分不清。”
“我现在不会跟你离婚的。”
她是在谢谢他呀。
谢谢他让她知道,原来不是所有父母,都会一边说着爱孩子为孩子牺牲,又一边抛弃孩子的。
五岁前的辛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是他们为了在一起与一切对抗并且成功的,相爱的证据。
那个时候,辛桐经常被杨芸抱在怀里,听杨芸一遍又一遍的说,她和辛正德是如何相爱的。
那个时候的辛桐就觉得自己好幸福好幸福。
五岁后的辛桐,看到父母经常生争吵,互相责怪彼此在不合适的年纪偷尝禁果,然后生出了她这么个病秧子。
她从爱情的结晶,变成了某种类似于慢性毒药一样的苦果。
让他们想丢又丢不下,只能咬牙背负的累赘。
所以她努力学习,她天天都祈祷自己的身体能早些康复,这样爸爸妈妈就不会吵架了。
她有很强的负罪感。
他们离婚拥有新的家庭后,她则是变成了一根扎进他们肉里,永远都拔不掉的刺。
他们不想看到她,好像看到她就会痛。
好像她的存在会阻碍他们的幸福,只要她消失他们就可以幸福。
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就变得跟别人有些不一样了。
她讨厌听到孩子是父母爱情结晶的这种说法。
她也讨厌有些喜欢一个男人,就想给对方生孩子的这种想法,孩子不应该成为谁向谁证明什么的证据。
那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要生出一个活生生的人,她认为必须是在理性的情况下去做出决定。
生下来了,就应该负责任。
无论健康与否、聪明与否、好看与否,都不该被父母嫌弃。
而不是孩子聪明健康好看就喜欢,笨拙不健康不好看就嫌弃。
但她从来没有跟任何人表达过这种想法,她知道会被骂死。
因为无论是她身边的,还是各种影视小说作品中,如果女生喜欢上一个男人,好像就必须要生一个孩子才是圆满。
但对她来说,这是噩梦。
她也知道,她的想法太危险和偏激,把自己和父母的一切投射到了别人身上太多,还裹着她自己的怨气,所以她藏得很深很深。
辛桐一直都知道,她是有病的。
她聪明的扮演一个很正常的人,一个她想成为的正常的人的模样。
但实际上她的很多想法,都不符合主流思想,她的很多观念都是病态扭曲的。
就好比面对当前情况,很多人可能会觉得纪谨年选了孩子,没有选她,她就应该果断拿钱走人。
一脚将纪谨年踢开,但她反而却因为纪谨年选择了孩子,而得到了她想要的证据。
十岁就被父母抛弃的那个辛桐,足足花了二十年,才把这个证据找到。
她内心那个被禁锢在透明的玻璃瓶子里,无法出去的小女孩,此时此刻,才真正意义上的走出来。
真正开始长大。
她证明了,被抛弃不是她的问题。
过去,她一直在努力的找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