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应有道便离开了。那群小混混便不敢再从周舒手上抢书,只能恶狠狠地说了句“算你好运”,又多踹了他几脚,便也愤愤地离开了。
周舒在复述这段故事时,眼神里都带着光。在他口述里的应有道仿佛神兵天降,一下子劈开了他窄小阴暗的世界。
虽然吴惑脑补的画面应当是:应有道也对这本书好奇,看过後觉得没啥,就随手扔给周舒了。初衷应该没有那种伟光正,只是被周舒脑补了太多。
不过,透过这件事情,也怪不得周舒对应有道的脾气那麽好,多少有了点白月光加持。
“再後来,因为一些巧合,我们俩逐渐熟识了。“周舒心虚地摸了摸鼻子。
至少是不是真的巧合,就只有周舒自己一个人知道。
只是渐渐的,人们都知道应有道交了一个屠夫之子的朋友。有人直言他自甘堕落的,有人劝他:屠沽之辈,若交往过密,恐污世家清誉。
但应有道自有自的傲气,最忌讳人在背後指指点点,闻言反而天天与周舒待一块。
他父母宠他,便将周舒收为书童。
应有道平日里学习的东西,学後便会指点周舒。周舒一点就通,这让他格外有成就感,他似乎很享受教导别人的过程,也对周舒仰慕他的眼神很是受用。
于是乎,应有道後面多了只跟屁虫。周舒的家里也因此水涨船高。
也有人恶意揣测周舒的用心,觉得是个攀龙附凤的家夥。仗着应有道的喜爱,自己长得也有几分姿色,便想在镇中横行无忌。
但是周舒从来没想到过这些,只是觉得想多和应有道待在一块。
直到那年,应有道十五,周舒十二。
应有道背上了行囊,从此走上了漫漫登仙路。
周舒只是站在原地看着,看着他朝自己挥了挥手,便道:“祝哥一切顺利,飞升成仙。”
对于凡人而言,修真了便算是飞升成仙了罢。
应有道只回了一句:“你十五岁,也记得要上来。”
最後一句,成了他馀下两年仅剩的执念。
没了应有道,应家便不需要再养着周舒了。不过第二天,便将周舒从家中赶了出来。
他的父亲原本借着应家的荫蔽度日,连生意不做了,每天做着飞黄腾达的春秋大梦。只是,这仙人的小书童再次变回屠户之子。应家也当机立断,断掉了给与他们的全部恩惠。
他的父亲接受不了这等落差,饮酒度日,没酒了,便打骂周舒,骂他不争气,在应家那麽多年,也不会向应有道讨要些好处。
周舒生性豁达,也不怨,便独自忍着。
直到有一日,他被一群人堵在巷子里。
“你还当你是谁?装得那副清高的模样?”
“屠夫之子也敢模仿仙家弟子的仪态吗?”
周舒这才明白,原来在日日夜夜的相处下,自己竟然不自觉地学习起应有道的表情和动作。原来在外人眼里,自己竟与师兄有几分相似?
“你以为应少爷还会来救你吗?别想了,他已经成为仙人了,还是啓宁峰代峰主的亲传弟子。”
什麽?原来真的成仙了吗?还是啓宁峰代峰主的亲传弟子?
“原来你不知道啊,哈哈哈,当了他那麽久的书童,你居然不知道?”
“看来应家是真的不管你了,不过是应少爷的玩具罢了。”
周舒抱着脸,也不应,也不反抗。
等那些人打累了,自觉没趣,便散了。
落日的馀辉照在瘦小的身影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可他眼里的光芒却如何都掩盖不了。
距离他年满十五岁,只馀两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