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女子登科
锦衣男子话中含义丝毫不用揣度,就知道他针对的是今日在场的唯一女子——谈雨竹。
爱看热闹是天性,这些平日里自诩君子端方的士人墨客,眼下竟也没有一个人开口说些什麽,反而都把视线投向那抹纯白的倩影。
便是今日文会的举办者,八贤郡郡守之子邹天德,也只轻啜了口茶,并未开口解围。
不过大家也并不意外。
衆所周知,这邹天德与这锦衣男子姜宏方,虽一个是郡守之子,一个是世家纨绔,但却是至交。
只因为他们二人出身的姜家和邹家,便是这八贤郡的“八贤”之二。
说起这“八贤郡”的由来,便是太祖时期,此地出了八位贤能。
太祖皇帝建朝时,这八位才子俱是出了不少力,後来到了年岁之後,他们八人便一同辞官回乡,在这郡城中建了府。
他们每日游山玩水挥毫泼墨,写下许多传世之作,成就了一段佳话。
也因此,後面高宗皇帝上位後偶然路过此地,为了感念他们的才情与功绩,便将此地改名为“八贤郡”,还亲自提笔赐名,又念及此地文风鼎盛等等。
因此,八贤郡也成了这鲁地上,除琅琊郡外最受文人墨客追捧的好去处。
时至今日,此地因的确出了许多文豪,所以真说得上是书香郡城。
因为朝中向来都是“原籍任职”,所以八贤郡上至郡守,下至小吏,基本都是本地出身的官员。
八贤家族更是每每包揽郡守和郡丞等高位,眼下任职郡守的便是邹家人。
而邹天德身为郡守之子,自己又确有些文才,便总是举办文会。
不过此前文会中,可从未有过女子。
便是谈雨竹才女名声在外,也从未有任何文会邀请过她,只今日,邹天德却一反常态邀了她。
衆人知晓这个消息後,自是想通了其中缘由。
不过是因为八贤郡的贤才都习惯抱团,且与四大世家牵扯不清。
此次朝廷举办科举,也没有几个人去报名,便是去了,也在第一丶二轮就名落孙山。
这倒不是因为他们就没有才华,只是他们背调不通过,且观念与楚九辩想要的人才不一样,所以才会被刷下去。
这些才子平日里素来以才学自傲,却不想竟连那般简单的考核都不能通过,自是心中不服,对朝廷也多有怨言,甚至都暗暗写了些文章词语嘲讽,说楚九辩和秦枭识人不清之类。
然而更让他们不舒服的,还因为整个八贤郡,就四个人过了第二轮乡试。
其中有两位都是大儒,一个是谈雨竹的父亲谈济,一个是谈济的至交好友严晋升。
之外一个是严晋升的嫡幼子严瑞。
这三位,前两位就不说了,都是名镇一方的大儒,衆人输得心服口服。
而那才十几岁的少年严瑞,则是因为有锻造之才,才通过了工学科目的考核,与参与经义科目考试的他们并不在同一行当,所以衆人并不觉得如何。
只这谈雨竹,区区一个女子竟也冒出了头。
她不仅报了名参加经义考核,竟还通过了前两轮,进了第三轮考核!
这简直就是在衆学子脸上狠狠扇了两个响亮的巴掌。
且这第三轮的试卷可是直接上达天听,由楚太傅与宁王亲自批阅。
衆人虽嘴上说着这两人没有眼光,但读书人,谁不想入朝为官?
他们整日里来参加这些文会给自己扬名,不也是想有机会被举孝廉入仕吗?
因而瞧着谈雨竹一个女子压在头上,得了他们得不到的机会,自是心中越发不平。
只暗暗想着她千万不要真的入了上头人的眼,去了国子监,得了入仕为官的机会。
那他们的面子便真的被她一个女子踩在脚下了。
如此过了年节,又十来日过去。
通过会试的考生们便先後都开始收到消息,衆人便好似比谈雨竹本人还要忐忑,
昨日,隔壁郡的两位学子都先後收到了消息,便是今早,参加了工学科目的严瑞也见到了专门来报喜的官差。
那官差领着一队军士与小吏,敲锣打鼓地到了严家门口,喜笑颜开地道了喜,还说了一堆“青云直上”之类的吉祥话。
那般场景,真就是谁看了都会眼红。
而午间时候,大儒严晋升与谈雨竹的父亲谈济,也都得了官差报喜。
经义科目通过的考生只有十五人,他们一个排行第八,一个排行第五,都是较高的名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