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元正问何江的意思,问他自己怎么想的。
然而,何江却在这个时候提起了那篇关于士绅一体纳粮的文章。
“世子真有办法向他们征税?”
看着对方眼里正义的火苗,应元正无法撒谎。
“不能。”
何江的眼神瞬间暗淡下去,“也是呢,这几个月我一直埋头读史书。唐太宗不是说过,‘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吗?可我在书中看到的却是一遍又一遍的循环。无论开国时的君主多么雄才大略,无论中途进行过多少次改革,最后灭亡的原因总是大同小异。”
居然把时间都花在史书上了。
“世子,如果是你,你要怎么避免最后的结局?”
应元正摇头,“我避免不了。自古以来,那么多聪明才智之士都未能改变的结局,我也无能为力。所以……”
何江等着他说下一句。
“所以,我想看看其他国家、其他文明走过的路是怎样的。”
“诶?”这是何江完全没想到的答案。
“如果在内部找不到办法,不如向外部探索。吸收百家之精华,摒弃其糟粕,走出一条新的路。”
何江沉默片刻,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盯着他,“世子真这么想?”
“当然。”
“好,那何江就陪世子走一遭!”
应元正眨了眨眼,“你要过来帮我?”
“我要亲眼见证世子能走到哪一步!”
崇治帝来到太后宫中请安。
“母后最近身体可好?”他轻声问道。
“好。”赵太后微微一笑,“倒是皇帝最近太操劳了。”
“北方事态未定,儿臣不能安寝。”崇治帝的眉间带着一丝忧虑。
“天逸已经到了吗?”
“他们一路急行军,在昨日便到了。”
“那大炮什么时候到?”
崇治帝露出为难的神情,“昨天户部的人来给我哭穷,就是因为这个运输的事。”
宣嬷嬷端上一盏茶,轻声说道:“皇上,这是清火明目的。”
本来不打算喝的皇帝,知道这是太后的心意后,便轻轻抿了一口。
“将大炮运到北固城,可以走海路和陆路。海路的话,最快一个月左右能到。但要是走陆路,那得三到四个月。”
赵太后微微皱眉,“这有什么好犹豫的?”
“母后不知,珠海城附近有一伙名为海龙帮的大海盗。我担心若走海路,大炮会被那帮匪徒劫走。若走陆路,不仅度慢,而且要运输的是大型火炮,需要大量人力、畜力和车辆,成本……实在是太高了。”崇治帝叹了口气。
“要花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