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治帝注视着眼前的儿子,漫不经心地问道:“你是不是很疑惑我为什么同意了高英华的提议?”
二皇子应永年恭敬地回答:“儿臣觉得高大人说的对,由皇室成员出面处理此事,可以减少很多阻力。父皇会同意在情理之中。儿臣也知道父皇一直为国库的事情忧心,能为父皇分忧,是儿臣应该做的。”
崇治帝笑着点头,“我还怕你不愿意呢。”
“儿臣当然愿意,儿臣还准备从自身做起。郡王的俸禄有数千石,儿臣愿意率先削减自己的俸禄以作表率。”
崇治帝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有你这样的儿子,朕也放心了。宗室的那些人要是闹,你可直接处置,不用过问朕。”
“是。”
“记得与赵大人仔细商议,朕就将这件事交给你了。”
二皇子稍显犹豫地问道:“那靖北王和平南王那边该如何处理?”
崇治帝沉思片刻后答道:“当前正值战时,靖北王的事可以往后推,但平南王的问题则需按规处理,不可姑息。”
二皇子点头,“儿臣明白。”
将人送走后,崇治帝起身准备去太后的寿康宫。没想到一出房门便现有人在外等候。
“父皇!”三皇子激动地迎上去。
崇治帝仔细打量了他一眼,“进来吧。”
他刚一坐下,三皇子便跪下,忍不住说道:“父皇,儿臣也想尽一份力。还请父皇准许儿臣协助。”
崇治帝示意他起身,“朕知道你会来,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崇治帝看着手里的奏折说道:“但是,不行。”
“父皇,为什么?”
“因为你并不适合此事。要是让你做,你肯定大刀阔斧的把所有宗室的俸禄砍半,将那些不学无术的子弟都贬为平民。”
三皇子缓缓说道:“……这有什么不对?”
崇治帝叹了口气,“这样做会得罪许多人。唐正提出的方案是让宗室成员自愿降为平民,而不是被强制贬为平民。”
三皇子没有一丝犹豫,“只要能为国家谋利,为父皇分忧,儿臣愿意做这个恶人。”
“如果只是得罪人,朕有什么可担心的。”崇治帝指着他,“但朕要的是把事做好!你这样能把事做好吗?”
三皇子默默地跪倒在地。
崇治帝轻轻说道:“你好好看看你二哥是怎么做的吧。”
将人赶走后,崇治帝来到了寿康宫。
赵太后没有看他,而是盯着手里的佛珠,“我听说了。”
崇治帝坐下,缓缓说道:“这事……也该做了。”
赵太后抬起头,“那外戚们又该如何安置?他们可也是靠朝廷供养的。”
“这事儿臣已经交给赵世贤和永年了,由他们负责。”崇治帝笑着说。
赵太后挑了挑眉,“赵世贤?永年也参与了吗?”
崇治帝点头,“这事还是赵世贤提起的呢。”
赵太后顿了一下,“……那应无极呢?他正在前线对抗后金,你要在这时候动他?”
“不,他……我会放到最后。最近天逸做的不错,要是这次立功,我打算让他接管那个地方。”
赵太后欲言又止,最终只是轻声道:“……靖北王并没有做错什么。”
“儿臣知道。”崇治帝点头。
这么多年来,靖北王一直在边境兢兢业业地防御后金的侵扰,事无巨细向他汇报。他派出去的探子也告诉他,靖北王一家作风清廉,家底清白,是所有王爷里……最穷的。
“儿臣对待他不会像对待应昌和那样。”崇治帝缓缓说道。
赵太后点头表示赞同,“那好,我之前便打算将青儿嫁给他的孙子应志。收回封地后,便让他们回京吧。他们也该享受一下了。”
崇治帝笑道:“这不错。去年我还见过应志,已经岁了,骑术与皇叔一样出色,性格还谦逊。”
赵太后笑着点头,“那便尽快定亲吧。”
“儿臣也是这样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