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四十四章高幸,戚沨的老师。如今就……
第四十四章
江进好一会儿没说话,但通话仍在继续。
直到江进的笑声传来,说:“你这次的直觉倒是快。我们还没有头绪呢,你都已经分析完了。我发现只要是涉及心理变态啊丶精神病犯罪啊,没有人能比你敏锐。”
“谢谢夸奖。”戚沨回道,“但我不得不说,除了我,还真有一个人能做到。”
“谁啊?不可能是支队的。”
“宋昕。”
“哦,就是那个心理咨询师。你们不就见过两次麽,就判断出来他的专业水平了?”
“两次谈话判断不出来专业水平,但我能接收到他的信号。”
“什麽信号?”
“他很早就知道张魏的犯罪倾向,必然也知道董承宇兄妹一直被张魏控制。”
“那这个人城府可够深的。”
“也很沉得住气。知道却没任何反应动作,只是旁观事情发展,直到董承宇犯案,他得到消息後立刻提供资料。那麽厚一叠咨询记录要整理出来起码要几天时间,他应该是早就准备好了。”
“嗯……”
“怎麽?”戚沨听出来江进还有下文。
江进说:“没什麽,只不过我这个人有点瞎操心。遇到这种人,我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希望这种人才不要将能力用在犯罪上。”
“你不是瞎操心,是乌鸦嘴。赶紧‘呸’三声。”
“呸呸呸!”江进话锋一转,“欸,你对他的行为读得这样精准,是不是就像用显微镜看细胞一样清楚?那他看张魏是不是也是这样?”
“我的感觉是,张魏给宋昕打电话,旁敲侧击打听那些咨询记录,目的是不希望落在我们手里。可他这个行为反而令宋昕知道案件已经发生了,促使宋昕的下一步动作。张魏不仅是班门弄斧,而且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如果我是宋昕,会觉得他非常愚蠢。”
“呦,你对他评价很高嘛。”
“因为心理学上出色的人才,不只是专业硬,本能和对人性的触觉也要非常敏感。前者後天可以培养,而後者是天赋,经验是总结不出来的。”
……
戚沨的分析令江进想了一路。
他的思路跳了几次,上了高铁後,又从心理分析想到了董承宇杀人案丶郝玫自残案,最後落在张魏对这些弱势t群体的控制上,直到抵达林新。
林新是春城市的下属地级县,原本发展平平,直到十几年前涌入了一大批来自春城的投资和政府扶持,一下子兴旺起来。
这不是江进第一次来林新,上一次是为了处理一个跨度十几年的连环案。
像是这种案子,年头越久,涉及的人就越多,案情就会越复杂,如同一团线球越团越乱,即便找到线头也需要极大耐心,才能将藏在中心的真相逐渐剥离出来。
那案子给林新带来不小震荡,不过对老百姓的生活倒是影响不大。起码这次回来,就江进所见,林新还是之前那个模样。
不同的是,江进上次来是率领专案小组,一切都是公对公,而这一次他没有惊动官方,只通知了一个做私家侦探的朋友。
江进约对方见面的地点,就在戚翠蓝生前所住小区附近的小茶馆,还选了一个靠角落的位置。
周淮一坐下便问:“林新又有大案?”
“啧,我现在是什麽职位,就算有也轮不到我。”江进说,“不是,怎麽我一找你,你就觉得是为了案子呢,就不能是叙旧?”
周淮“哦”了声,说:“但咱们不是叙旧的关系。说吧江警官,这次想让我查什麽?”
江进这才收了笑,给周淮倒了杯茶,说:“不用你出马。瞧见没有,就你身後那个小区,我刚才进去转了一圈,还不到三分钟就被几位大妈拦住问东问西。我行动实在不太方便,她们对我陌生人戒心太重,这边你熟,有没有办法?”
这一代都是老社区,邻里几十年不变,都是低头不见擡头见的老熟人。
周淮没有多问案情内容,等喝了茶,就领着江进往小区里走。
这一次,大妈们见到周淮纷纷热情招呼,还问周淮吃过饭没有,要不要去家里吃点。再看江进,也觉得顺眼了几分。
周淮只介绍说:“这位是我的同事。”
大妈们丝毫没有怀疑。
直到其中一个大妈问:“这回是捉奸啊还是……”
显然,周淮在这一带“活动”不是一两天的事儿了,而且很懂得“深入基层”那一套,大妈大爷们不仅八卦,爱掺和,而且是最好使的“哨兵”。
江进趁机说:“是要查一对去世十几年的母子。”
“都去世那麽久了,还查来干嘛?”
“难道有猫腻儿?”
见大妈们的雷达啓动了,江进又道:“那位母亲叫戚翠蓝,姐姐们有印象吗?”
一听“姐姐”,大妈们顿时笑得“花枝乱颤”。
直到其中一个想起来,说:“好像是有这麽个人……你别说,还真是过去十几年了。”
“我也想起来了,是不是那个脑子不太好使的?”另一个接道。
“对,就是她。别看她那样,但她儿子特别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