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三十五章“不是,我是做社区服务的……
第三十五章
下午,戚沨外出参加了一个会,谈的还是社会治安和谐安定的指导方针。
戚沨有些不在状态,思路时不时飘到董承宇的故意杀人案上,偶尔也会查看手机,翻阅夏正的工作汇报。
夏正对这个案子相当积极,已经安排董承宇接受了第一步的脑补检查。
根据司法鉴定中心的初步意见,称董承宇颅骨受过外伤,是因遭受撞击导致的,而且伤势不轻。不过这种外伤到底有没有对董承宇造成精神障碍,还需要进一步确实。
夏正在微信上问:“如果,万一,真的查出董承宇有精神障碍,那这个案子的侦办方向是不是就要变了?”
一旦上升到精神障碍层面,那麽不管是办案过程丶判刑力度还是执法都需要调整。
戚沨却没有正面回答:“如果真的查出来,那麽这个案子和郝玫自残案,就又多了一项共通点。”
同样都有精神问题,同样都和希悦福利院有关联。
难道这又是一个巧合吗?産生这样巧合的概率有多高呢?
戚沨心里瞬间浮现出答案:根本不可能。
直到离开会议中心,戚沨一路驱车往支队走。
会议中心比较靠郊区,从主路一路往南开,不到一小时就能回到市局。
戚沨打开车载收音机,听了会儿新闻,内容有些无聊,正想切掉,没想到主播突然说道:“下面是一条关于‘希悦福利院’的寻人啓事。”
戚沨又收回手,盯着路面。
原来是希悦福利院,在外出活动时走丢了一名不到十岁的小朋友,还一并提到小朋友的外貌特征和装束。如有人发现,烦请联系福利院,会有酬谢。
再看失踪时间,正是昨天下午,也就是说这位小朋友已经失踪了一天。
戚沨的思绪刚收回,擡眼看向路边的指示牌,再有两个路口就要出辅路了。
可就在这时,目光却扫到旁边的副牌,“希悦福利院”五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而且距离不远,只有三公里。
她的车速并不快,不过几秒钟,大脑就做出判断,往旁边打了一下方向盘,提前两个路口驶向辅路。
当然,这趟去可能什麽收获都没有。
但不知道为什麽,她心里有股声音一直在催促。
车子开到福利院附近时,就见到一片刚开拓出来的空地,旁边还停了几辆施工运料的沙土车。
难道这家福利院要扩建?
戚沨将车开到大门附近,刚下车进门,正巧有个身穿工作服的女人经过,她立刻放下打扫工具上前:“你好,请问你是来咨询的吗?”
女人不是别人,正是董承欣。
董承欣没见过戚沨,戚沨又身着便服,遂从善如流地回应:“你好,我想咨询一下收养的流程。”
董承欣立刻笑着说:“先跟我进来吧,我给你安排一位老师。”
“谢谢。”
戚沨一路跟在董承欣後面,只慢了她一步,边走边问:“我看外面有工地在施工,是要盖楼吗?”
“对,是我们福利院要扩建。”
“我以前还以为福利院的经营很艰难,现在看来,还是盈利的。”
都能盖楼了,盈利还不小。
“也不是,我们去年还特别难,差点都要生存不下去了。要不是有个女企业家帮扶,今年可能早就关门了。”
“女企业家?春城人吗?”
“不知道你听过没有,听说就是那个春城的姚氏集团。很有名的!”
简短几句交谈下来,戚沨对董承欣基本有了判断:单纯,缺少基本的防人之心。
戚沨接着问:“对了,我刚才听广播说,你们福利院走失了一个孩子?现在怎麽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