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顾乐瑶醒来的时候,已经退烧了,就是肚子里饿得很,被火烧似的疼。
她回忆自己昏过去之前的最後残存的记忆,那婆子听见祠堂哗啦啦一片,慌忙开门去瞧,瞧见了倒在牌位堆里的顾乐瑶,当即大喊大叫,呼喊声引来了几个身强力壮的婆子,几个人一起把她擡出了祠堂,之後的事情她就不知道了……
她估计是伯府的大夫已经为她诊治过了,她现在才十六岁,正处在人身体最好的时候,一两副汤药下去,高烧就退了。
顾乐瑶听见有人在旁边说话,声音不算低,语气肆无忌惮。
“她算是什麽凤凰啊?老话说落地的凤凰不如鸡,她现在连我们这些天生的鸡都不如呢!就算她是夫人亲生的又怎样?咱们忠勤伯府已经有一位备受宠爱的小姐了,哪里还有她的位置?”
中年女人的声音隐隐约约传来,带着得意和隐秘的快感。
顾乐瑶没看见那人的脸,都能听出她的言外之意。
是伯府血脉又如何?还不是过得和我们一样落魄?
另一道稚嫩些的声音也跟着附和,“老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就是这个道理了,咱们伯府有了宝珠小姐在,断断是不能再有第二个受宠的小姐了。”
忠勤伯和其夫人一共育有一子一女,长子叫顾荣华,寓意着荣华富贵享受不尽,长女名叫顾宝珠,取自掌上明珠之意。
年前,忠勤伯和伯夫人不知从哪里得到了消息,知晓了顾宝珠不是自家的亲生女儿,自家的女儿在十六年前就被人掉包了,忙派人把自家沦落在山村的女儿接回伯府。
这个从山村来的女儿就叫顾乐瑶,她在乡野里长大,自然带着乡野的痕迹,在忠勤伯和伯夫人看来,这个女儿已经被养废了,举手投足都带着一股小家子气,赶不上从小养在身边的宝珠大气温婉。
出身于忠勤伯府的顾宝珠性情贤惠温顺,善解人意,是不少人家想找的儿媳人选,是忠勤伯的一块活招牌。
忠勤伯在朝堂上没什麽建树,本人也没有突出的能力,他就指望着靠儿女翻身呐。
因此,忠勤伯和伯夫人对着这个找回来的女儿顾乐瑶十分冷待,对着没有血缘关系的顾宝珠却是亲亲热热的。
这次顾乐瑶之所以被忠勤伯罚跪,就是因为顾乐瑶发现自己一直住的院子竟然是仆从住的,顾宝珠却住着主院最好的院子,她心里不平衡,这才去找父亲求个公平,没想到顾宝珠也在。
顾宝珠委委屈屈地对着忠勤伯说,自己愿意搬去下人房,让乐瑶姐姐住自己的房子。
忠勤伯顿时觉得宝珠这个假女儿深明大义,反倒是这个从乡下找回来的亲女儿一点也不懂事,一气之下,就罚顾乐瑶在祠堂跪三天,把祠堂大门关得紧紧的,不许婆子丫头给她送水送饭。
这一关,亲女儿的芯子就换成了现代的顾乐瑶,她们的女儿早已香消玉殒了。
顾乐瑶看得明白,顾宝珠比较有心计,以退为进这一招,用得很粗浅,但也足够把忠勤伯糊弄住了。
恐怕在忠勤伯心里,现在还觉得顾宝珠是她们的贴心懂事小棉袄,顾乐瑶是个带着刺的硬骨头。
他非得把她一身硬骨头磨平不可!
顾乐瑶在回忆里看完了忠勤伯的为人,她也就清楚怎样对待这个所谓的父亲了。
像原主一样委曲求全是不行的,只会被他压榨至死,但她现在势单力薄,也不能过于顶撞他,否则会激怒他。
封建社会父母的地位还是很高的,顾乐瑶不想拿自己的生命做赌注。
耳边说话的声音停了,顾乐瑶下意识望向说话的丫鬟和婆子。
正主醒了,原本说闲话的两个人还是停下了,她们倒不是怕顾乐瑶,就是觉得当着人的面说坏话,有点不大对劲。
空气静默了一会儿,小丫鬟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拿着手里的食盒,放到茶几上,从里面拿出一碗煮得浓稠的糙米粥,转身递给顾乐瑶。
糙米粥是粗粮,伯府里的主子没一个吃过这个的,就连她们这些侍候人的丫鬟小厮也不吃这个。
但小厨房的人知道这位乡下来的主子不受宠,为了讨好顾宝珠,就特意煮了糙米粥羞辱顾乐瑶。
顾乐瑶接过这碗粥,她倒是没什麽太大的感觉,现代人为了追求健康,都不爱吃大米白面这类的细粮,更喜欢吃粗粮。
顾乐瑶在现代的时候,每次做饭也都做粗粮饭,口感虽然有点粗糙,但吃习惯了,也觉得还好。
她现在确实也饿了,十几岁的小姑娘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饿了好几天,肚子早就咕噜咕噜响了。
顾乐瑶仰头,将一碗糙米粥喝得干干净净。
温热的粥水顺着食道滑进胃里,胃里的饥饿感非但没被抚平,反而愈演愈烈。
“还有吗?能再给我来几碗吗?”
小丫鬟平日里看见主子们吃饭都是细嚼慢咽,一顿饭能吃半个时辰,乍然看顾乐瑶这般牛饮的状态,被吓了一跳,下意识地点了头,“还有的,还有的……”
小厨房的管事煮了满满一锅糙米粥,打算让顾乐瑶在养病期间一直喝糙米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