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太子妃他只想搞钱by小仙儿 > 第41章 空翠疏风一 督公心眼真小(第2页)

第41章 空翠疏风一 督公心眼真小(第2页)

“在他眼里,母後永远都是端庄冷漠的皇後,能不分青红皂白地赐死宫人,能眼睁睁看着亲姊妹走上刑场无动于衷,能忍将亲生骨肉推与他人,在最後几年,临终了连千里迢迢赶来的母亲也不肯见上一面,她崩逝那一天嘴里念叨的只是糊糊涂涂一句下雪了……”

她闭了眼,呼吸沉沉。

“可这一切,不都是他逼的麽……同我现在一样的,他偶尔说我和母後很像,”她擡眼看着宁妃,低低一笑,“应氏暗中勾结其馀人,我若不动手,下一个会是梁禄丶段绶丶小九……直至剩我一个人。”

应氏暗中出京的消息,知晓者寥寥无几。

宁妃默不作声地转头,拿了刺绣给她看。上面简简单单绣了两个仙桃而已,零零散散并几枝桃叶。宁妃柔声给她解释:“到时候指不定是贴身穿的,针线和布料都是悉心选过,绣的多了怕硌着孩子。过两天做外衣时,就可以多绣些花样……”

晏朝耐心听着。忽然又听她说:“我知道朝儿很难……也没有半分想责备你的意思。我只是忽然感觉到无能为力,你的路要怎样走,我只能看着,盼着你好好的。”

临走时,宁妃坚持将她送出门外。在晏朝转身前,她动了动唇,气息里呵出来一句话:“你多多保重,东宫若忙,以後来永宁宫便少一些罢。”

锦衣卫协同大理寺查案查了三五日,得出来的结果简单且普通。邱淙禀上去的,是陆循之兄陆衍夥同京西一衆山匪所为。

陆衍的供词呈了一份给东宫,晏朝大致看了下,看着倒是合情合理。

最初孟淮一事了结时,对陆循的处置意见是她提出的,而後曹弗一案仍是她主审。头一次陆循因此丢了锦衣卫的职位,後一次陆循丢了命。

陆衍人不在京城,却将此尽数迁怒于东宫身上。

她又问了邱淙一些细节。刺杀的时间及人马安排,还有半月前开始暗中筹谋都没有疏漏。

然而,陆衍的低细已被查得清清楚楚。他于宣宁十四年考武举落第,後弃武从文,不中,便改去经商了。陆家家境颇为宽裕,t陆循入锦衣卫後更是为族中增光添彩。

陆衍便常因陆循出息而向人炫耀。而其乡里人亦言,陆衍除骄矜自傲外,为人十分鲁莽冲撞,经商成功是碰了大运气。

这样一个人筹划起这样周密的计划,竟也万般谨慎。若深究,得到的答案也不过是血亲兄弟用心谨慎而已。

邱淙自是也思虑过背後是否有主使,然而陆衍死不松口。

晏朝得空时特意去大理寺走了一趟,大理寺卿没见到,仍是邓洵一来拜见。

邓洵一将相关录案交给她,看她蹙眉沉思,忍不住叹一声:“真是後患无穷。”

“那你预备怎麽办?你就算能理清,还能将所有人一个不漏地判罪麽?”

邓洵一收了心思,垂首低声:“臣只是真的看不惯。”

晏朝将手里那一本丢给他,看他眼疾手快接住,才道:“有些话本宫上一次已经告诉过你了。”

只是他不服气而已。

邓洵一道了句“是”。其中利害关系,同僚已替他分析过。他并不觉得意外,也从不觉得偏激进的自己有什麽错。能理解的只是,或许太子有她自己的考量。

“你说说你的看法。”晏朝沉吟片刻,先将话头丢给他。

邓洵一将陆衍的家世背景翻出来,边看边回:“陆衍近十年进京次数寥寥,对福宁寺地形熟悉且说得通,但殿下此次出行带了仪仗护卫,据锦衣卫那边的消息,刺客是一路绕过东宫护卫直接朝寺後去的……”

“你是觉得本宫身边有细作,里应外合?”

邓洵一点头。

“但这些供词里写得明明白白,他与怀清勾结。”

邓洵一继续道:“殿下也说过,怀清在杯中下药时,与贼人时间正好冲突,若他被收买,根本就说不通呀……且当时东厂督公正巧也在福宁寺,打乱的时间由他来填补上,臣觉得这已经不仅仅是巧合了……”

晏朝眸光一转。他怀疑的竟然是兰怀恩。

“你想查东厂?”她不动声色地问。

“臣觉得有必要,兰督公嫌疑很大,他後面现身救了殿下也很碰巧,”邓洵一点了点头,眯着眼睛思忖片刻,却又摆手,“但臣不敢……”

东厂是要人命的,不知不觉。有时因皇帝未表态,是以衆人也不知那些人是兰怀恩杀的还是皇帝默许的,只能一直忌惮着丶防备着他。

这猜想不必邓洵一去说什麽,不知为何渐渐便开始有人私底下传。

陆衍嘴里该吐出来的早吐光了,如今人还在狱中奄奄一息。尽管有人怀疑兰怀恩,却一直不见证据,皇帝问了他几句,兰怀恩反应激烈,在皇帝面前哭得撕心裂肺,又求着皇帝细查还他清白。

紧接着兰怀恩也被卷进来,然而他很快成了各方的“督察官”,整天催着快些查,头一个逼的就是邓洵一。

晏朝知道他在伺机报复,为此特意找过他,然而他只说此事乃邓少卿分内之事。她也无法,揉着眉心,有些头疼:“督公心眼真小。”

兰怀恩咳一声,拨一拨怀里的拂尘,半是无辜,半是委屈:“从头到尾,臣待您用的可是十二分心意,忠贞不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