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太子妃他只想搞钱by小仙儿 > 第67章 蜀道之难一 既是利用他有所图(第2页)

第67章 蜀道之难一 既是利用他有所图(第2页)

晏朝进宫的第一个晚上,在宫里迷了路。任凭温惠皇後动用多大的阵仗,满宫都找不到。

那一晚天色漆黑,参差宫殿外是纵横复杂的甬道。梁禄找到她时,她蜷缩在角落里,纵是身着华贵锦服,也不敢轻易开口,只觉得满心茫然。

她擡起眼,在他走到身边时,踮起脚尖抱住他,戚戚唤了一声:“梁叔。”

梁禄到底是太监,多年孤身又无亲眷,从最低等的小火者一路爬上去,温惠皇後再赏识他,旁人也只是恭恭敬敬叫一声公公而已。

眼前正宫嫡出的六皇子,并非年幼不知事,竟肯叫他一声叔。多少人不把太监当人。他何德何能。

他立时五味杂陈,低头也不敢应,规规矩矩行了礼,将她从黑暗里抱出来,一路抱回中宫。

此後他跟在她身边,数十年如一日,无微不至,果真待她如血亲。或许那一日的称呼并不足以令他动容,但这些年发自肺腑的关心却是真真切切的。

他不敢自诩长辈,却也教导她良多。寻常亲长若看到孩儿深陷困境,大多都是心疼的吧。

後来,晏朝为护应氏平安,将她送出京。自那一去,太子身边可靠的人就越发少了。

而这一次,确是他失察。若太子当真出事,他如何向崩逝的温惠皇後交代,又如何过得了自己那道心坎……

梁禄愣愣地陷入回忆,连晏朝叫他起身也没听见。

晏朝叹口气,索性自己起身,才见着他的目光跟过来,于是问下一句:“现在查到哪一步了?”

梁禄情绪没来得及收住,略带哽咽地回话:“回殿下,抓住了几个和外头通风报信的,大致审出了这些东西。其馀的要想查清楚,怕得派人去宫外甚至是南方和四川去查。”

“本宫身边,有内奸麽?”

“奴婢仔细查了,您身边都干干净净。猜测是背後那人有意为之。”

晏朝点一点头:“抓住的人,留几个要紧的,仍然放回原处。不必打草惊蛇,但要将人盯紧了,日後,或许还有用处。冯太医那里,你也叮嘱好,一切必得谨慎。”

梁禄明白他的意思,答了声是,才终于在晏朝的示意下起身离去。

晏朝擡脚往外迈了两步,阳光忽而刺眼起来。她擡起手臂下意识一挡。再放下来时,掌心的酸痛令她张开手忍不住去看,发红的月牙形指甲印刻在掌心,应该很快就会消退。

她突然发怔。

这样一双算得上有力的手,早无寻常女儿的娇嫩雪白,不比青葱,不似柔荑。它攥过刀,握过笔,浸在无尽的黑夜里,见到黎明曦光时依旧被侵蚀得满目疮痍。残存的馀温令她充满希冀,却又反反复复被绞在暗涌风云里,她乘风欲破天光。

西苑,仁寿宫。

刚过了卯正,皇帝已在内室打坐良久。近几日因圣躬有恙,未能去清馥殿,但日常的静功修炼却一回舍不得丢下。

兰怀恩方从内室退出来,掀帘正见几个太监侍立在外,个个身穿缀着补子的红贴里,敛息肃容,垂首弓身,昭示他们御前近侍的身份。

从前可不是这样。兰怀恩望一眼他们或生或熟的面孔,目色略深。

皇帝自从避居西苑潜心修道,无暇顾及太多政事,便免不了要放权下去。然而他一向多疑,又是断断不肯臣子专权的,于是身边的近侍就成了皇帝在外的耳目和制衡的工具。

兰怀恩作为司礼监掌印兼提督东厂,固然深受皇帝宠信。但同时,也有下面一批宦官被提拔起来,为的是广布耳目,各司其职。

兰怀恩的权位不可避免地受到威胁。他也察觉到皇帝的顾忌,只得愈发谨慎。

他的脚步停住,吩咐一句:“陛下明儿个不上朝了,照旧请吴天师来。”

“是。”

应话的太监胡佐明,是乾清宫管事牌子丶掌银作局印。去年皇帝欲搬入西苑时,乾清宫便数他最殷勤逢迎,皇帝喜欢他的温顺,到仁寿宫後常命他侍候在侧。

皇帝上朝早已由旬日一朝改为半月一朝,再往後一个多月才回一次大内,即便如此却仍然嫌麻烦。这回本来定的是明天上朝,眼下突然改变主意,衆人也只得遵命。

兰怀恩伸手点了几个人,道:“先随我去值房。”

郑惠所指的,是近期西南川蜀一带山贼叛乱之事。若仅是刁民生乱还好,麻烦的是背後有地方官牵涉其中盘根错节,所以迟迟未能平息。

而兰怀恩思量的,是四川巡抚沈岳与此事瓜葛不清,他担心会连累到太子。

皇帝因常居西苑,对太子的态度较从前更为疏远,但疑忌之心却半分不减。为防止太子在前朝弄权,皇帝并未予她过大的权力,在倚重廷臣丶允许宦官插手朝政的同时,还时不时差遣信王办些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