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风满东楼(四)“东宫以後不许再提宁……
事发突然,不容迟疑。晏朝稳住心神上了轿,正将起驾,忽有东宫後殿的内侍前来禀报说:“啓禀殿下,昭俭宫徐选侍腹痛不止,想求殿下的旨意请太医来诊治。”
晏朝吩咐:“去请太医冯京墨过来。”目光掠过一旁的小九,顺口道:“小九留下,照看好东宫。”小九连忙应是。
时令已近仲秋,清晨渐觉寒意侵骨。车轿在宫道上疾行,随侍的梁禄也心急如焚,一边担心宁妃一边又忧虑太子,一个不留神,险些绊了一脚。
晏朝听见动静,以为他是体力不支,遂吩咐他:“你不必跟着了。去永宁宫和万安宫支应着,别叫人趁乱钻了空子。”
梁禄微窘,但心知眼下不是多话的时候,只得遵命而去。
待太子一行人赶至仁寿宫时,宁妃已经先一步被押到御前。宫内一片肃静,殿门紧闭,连皇帝惯用的贴身太监都尽皆侯在寝殿外的廊下。
晏朝目光微凝:“审问?”
兰怀恩摇头,轻咳一声:“是临幸。所以奴婢们都不敢进去……”
话音未落,殿内传来几声低闷的喘息,夹杂着皇帝模糊不清的嘟囔声。晏朝的脸色僵了僵,下意识向後退几步。兰怀恩扶住她,先请她进梢间暖阁等候。
谁料才落座,皇帝就已经在殿内叫人。兰怀恩紧着去服侍,顾不得太多,只提醒晏朝:“万安宫的事,宁妃亲口认了罪。”
约莫过了一刻钟,御前内侍前来请她入见。进殿时,皇帝正靠坐在软榻上,精神有些颓萎,略显浮肿的脸庞犹泛着微微的潮红。而宁妃垂首在跪在榻前,瞧不见神色,只馀一张单薄伶仃的背影。
皇帝见太子进来,眼皮也不擡地问:“病好了?”
晏朝行礼答话:“劳父皇关怀,已无大碍。”
“想必你是为宁妃而来,求情的话就不必张口了。”皇帝直截了当,口吻干脆而淡漠:“她已经招认,纵火焚宫,就是为了烧死李氏。”
“是,妾与李氏积怨已久,见她病弱,所以起了羞辱之意。争执之间,妾又妒又恨,亲手点燃了帷幔,看着她被烧死。”
宁妃的嗓音有些嘶哑,语气却冷淡平静。她这一开口,将所有的退路都堵死了。
“自作孽,不可活。朕一直以为你温婉良善丶品格高洁,没想到竟如此奸僞歹毒,连朕都被你蒙骗多年!”
宁妃叩首:“妾承教于温惠皇後,却恩将仇报,害死了皇後娘娘,还连累了太子。妾罪孽深重,万死犹轻!”
“什麽?”
晏朝惊疑地望向她。也是此时,才注意到她面颊和脖颈都挂着红痕,或深或浅,显然是被掌掴或者拧掐过。她对上宁妃那双朽木死灰般的眼,心立时跌到了谷底。
皇帝冷笑道:“太子不是一直在查温惠皇後的死因麽?正是你的养母宁妃做的好事。”
宁妃也没有给晏朝开口的机会,飞快接上话:“太子这些年同我生分,不就是怀疑温惠皇後的死与我相关吗?对,是我做的,当年温惠皇後小産,是我侍奉在侧,暗中在皇後膳食里下了药,亲手端给她的。我抚养了你,还妄图皇後之位,可惜苍天有眼,我终有报应。”
今日反常必有原委,但宁妃显然死志已明。晏朝大约猜到几分,心下冰凉一片,踉跄几步,竭力隐忍着颤声问:“母後待你恩重如山,你究竟为何趁人之危置她于死地?”
“雕心雁爪,贪心不足!温惠纵然为朕不t喜,毕竟也是皇後,更是太子的生母。苏氏做的腌臜事,桩桩件件都是死罪,太子还要为她求情吗?”
晏朝不再看宁妃,只向皇帝拜下身去,心痛哽咽:“儿臣不敢丶也不会为她求情。敢问父皇,打算如何处置她?”
皇帝道:“自然是死罪。否则就对不起那些被她害死的人,更无法给信王一个交代。只是你母後过世已久,公之于衆未免损及皇家颜面,苏氏既然认罪,就不必再翻旧案了。”
晏朝垂首,语含艰涩:“无论如何,苏氏抚养儿臣多年,到底有些恩情。儿臣想求父皇给她一个体面,也是全了皇家的体面。”
“全尸未免也太便宜她了。”
“母後枉死多年,如今凶手伏法,儿臣想去几筵殿拜祭,以告慰母後在天之灵。苏氏也该向母後神位忏悔,以死谢罪。”
“你要去就去罢。但她,还不配进几筵殿。”皇帝瞧太子失魂落魄的,又松口答应了。扬声叫太监孙善进来,吩咐他跟着太子并料理好後事。
晏朝谢恩告退,起身待退出去。自始至终都未曾看一眼宁妃,自顾自的神不守舍。
孙善扶着晏朝踏出殿门,宁妃突然跌跌跄跄追出来,将一枚耳坠塞到她手里。“这是你母後的遗物,如今,该物归原主。”
身後的太监拉起来宁妃,带她出去。
殿内终于清静下来,皇帝歪着身子刚要躺下,眉头一皱复又坐起,他觉得疲累,又莫名烦躁,闭眼念了一篇清心经。兰怀恩奉上茶,呈上天师进献的金丹,伺候皇帝服用。
皇帝自觉元气恢复,精神也稍稍好些,自言自语:“是宁妃不中用。”顿了顿,又说:“她该死。”
兰怀恩低声接话:“是。她欺君弑後,罪不容诛。”
皇帝问:“万安宫和永宁宫的宫人,都清理干净了麽?尤其是那些贴身心腹丶知晓内情的旧人。”
“陛下放心,都处置干净了。”
皇帝点头:“你盯着些,别弄出什麽闲言碎语。”
“是。”
“兰怀恩,你说太子会不会也知道些什麽?”
兰怀恩背後立时窜上一股寒意,小心翼翼道:“依臣看不会。旧事早就没有多少人知情了,太子这些年也没查出什麽,否则怎麽可能仅仅是怀疑宁妃呢?”
皇帝冷嗤:“你也觉得太子冷漠无情?”
兰怀恩扑通跪倒:“臣妄议太子,实在死罪。”
“朕瞧他方才的神色,又是犹豫又是痛恨,只怕想当场手刃了宁妃,又怕朕斥他不孝,才装出一副要求情的样子。”
兰怀恩低着头,暗暗腹诽:尚且不论晏朝心中的真实盘算,单表面作出来的这副模样,只怕也叫皇帝误解了。皇帝是如此看不惯太子,却又不得不别扭地接受太子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