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全福恭敬地呈给我一张明黄圣旨。
「这是司礼监起草的降爵圣旨,与申饬内容,请皇上过目。」
圣旨内容写得极为严厉,申饬得有理有据,字词间,全是许氏不敬太後丶不敬皇族的各种罪证,甚至还列出许氏三十项罪状。
果然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我拿出玉玺,盖上大印。
全福传旨回来,向我诉说许氏的各种反应。
先是不可置信,然後是勃然大怒的质问。最後,发现我来真的,又要闹着进宫见太後。
既然下定决心收拾许氏,怎麽可能让他们见太後?我老早就切断太後与外界联系。
如今的慈宁宫,没有我的允许,外人连只字片语都递不进来。
……
处置许氏家族的後遗症,在第三日便爆发了。
一群言官群起激昂地攻击我。
「许氏乃太後母族,皇上处置许氏,太後必然伤心,将如何安享晚年?」
这些许氏的走狗,无不指责我,对太後不孝。
封建王朝,以孝治国,皇帝不管是出于政治目的,还是为博取美名,都会对太後极尽孝顺,以彰显孝道。
我对太後母族动手,就是给太後下马威,在天下人心中,便是不孝的表现。
面无表情地承受着言官们对我的各种指责,我扭头,问全福。
「记下否?」
全福小声答:「回皇上,都记下了。」
全福是我成为太子後,太後亲自指派给我,这些年来用着也还顺手。
但因是太後的人,原主不敢尽信,又不敢轻易动他,以至于憋屈得半死。
我则不同,能做到首席大太监的高位,应无蠢人。
垂垂老去的深宫老妪,与年富力强的我两相对比,傻子都明白该如何选。
我只需表现出正常帝王的威仪与手段,便能让他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冒头之心。
昨夜让他去许氏宣旨并执行命令,也是为了考验他。
还好,这老东西没让我失望。
回来後,还把许氏给他的两万两银票如数奉上。
我也眼馋这银子,到底还是忍了,只收取一半进私库。
刘邦顶着流氓皇帝的名声,仍然有一大群追随者死心塌地为他效忠。
项羽堂堂西楚霸王,英勇盖世,身边却无人可用。
这不都是钱财闹的吗?
上位者,本该恩威并施,奖罚分明,诱之以利,许以功名。
不怕聚不住人才。
光画饼的守财奴,纵然舌灿莲花,也拢不住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