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放生与平安符
尽管谈晨前一晚说他妈妈清修苦行,不重物质,但是许念一还是觉得需要准备点什麽。
第二天一大早,她喊上方起航,开车去了镇上的超市。
她精心挑选了一些能摆放较长时间的水果,买了几样当地传统糕点和坚果,又提了几箱保质期长的纯牛奶。
“我还是觉得空手上门总归不好,而且,这也是供奉佛前的心意啊”许念一分析道。
方起航也很支持,“我觉得就是谈哥内心抗拒他妈,他不买咱两买。”
在开车来超市的路上,许念一已经将今天的行程告诉方起航,还简单的把谈晨的心结,复杂的家庭关系,和他妈妈十多年没见,以及他妈妈在寺庙出家的事说了一下。
她带着一丝忧虑,“我有点担心谈晨,他不知道该怎麽面对,气氛可能会很僵。航哥,待会儿全靠你活跃气氛了,千万别冷场。”
方起航闻言,拍了拍胸脯,一口应承下来,“包在我身上!”
西北地区的佛教氛围特别的浓厚,像他们知道的就有盛名在外的塔尔寺和大佛寺。
一路往西宁方向开的路上,还可以看到一些不知名的寺庙就建在山巅之上,那金灿灿的庙宇轮廓再阳光下熠熠生辉。
慢慢的,他们的车驶进了一个略显偏僻的村落,村里的房屋多是土坯或砖木结构,道路狭窄,偶尔有几只野狗在晒太阳。
最终,车子在一处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民宅前停下。
灰扑扑的墙壁,陈旧的双开木门,门楣上没有任何寺庙的匾额,这与他们想象中金色庙宇丶青烟袅袅丶钟声悠扬的寺庙景象全然不同。
“我们没来错地方吧。”方起航说出了三人共同的好奇。
“不知道啊,要不敲敲门问问看。”许念一上前敲响了门上的铁环。
片刻,木门“吱呀”一声从内打开,一位身着深灰色尼姑袍丶面容慈祥的年长女尼出现在门後。
看来是没来错地方。
谈晨微微躬身,礼貌地说道,“师傅您好,我们是来拜访静亭师傅的。”
“静亭”,不是他妈妈的名字,而是她在佛门中的法号。
“静亭,他们来了。”年长的女尼朝院内唤了一声,显然早已知道他们的到来。
她侧身让开,和蔼地招呼道,“进来吧,孩子们。”
三人先转身从车後座拿出许念一采购的那一大袋水果丶糕点和牛奶,略显局促地走进了这个看似是家,实则是寺的院落。
院子不大,呈四方型,收拾得十分干净,装饰极为简朴,除了角落里几盆耐寒的绿植,便是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丶色彩已不鲜艳的经幡在微风中轻动,处处透露出清苦与虔诚。
院内一共可以看到五个房门,一扇门敞开着,隐约可见里面供奉的佛像,香烟缭绕,那应是佛殿。
还有一间应该是厨房,一个同样穿着深灰色袍子的女尼从里面走出。
她身形高瘦,虽然岁月和清修在她脸上刻下了痕迹,但那双沉静的眼睛,与谈晨几乎如出一辙。
许念一立刻意识到,这就是谈晨的妈妈,静亭师傅。
“师傅好!”三人恭敬地问候。
静亭师傅的目光在三人身上扫过,尤其在谈晨身上停留了一瞬,那眼神复杂,有关切,有愧疚,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但她很快便恢复了出家人特有的平和。她微微颔首,算是回应。
“你们先把东西放到这边屋里吧,”静亭师傅引他们走进一间关着门的厢房,然後道,“随我来佛殿,先拜一拜菩萨。”
三人依言,恭敬地跟随她进入佛殿。
殿内空间不大,却庄严肃穆,一尊菩萨像慈眉善目地俯瞰衆生。
在静亭师傅的指导下,他们虔诚地上香,磕头。
许念一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此行能化解谈晨心结,希望所有人都能平安喜乐。
礼佛完毕,他们被引到刚才放东西的那间厢房。
靠墙是两张简单的土炕,显然是睡眠之处。房间另一角,老旧的长木凳摆成L形。
两位师傅坐在一侧,谈晨三人坐在了另一侧。
静亭师傅话不多,大多时候只是静静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