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老弟姐给你爆灯表情包 > 第58章 静默的共振(第1页)

第58章 静默的共振(第1页)

第五十八章静默的共振

高频脉冲的余威如同跗骨之蛆,并非轻易能够驱散。它带来的不是可见的创伤,而是一种弥漫在神经末梢、渗透进意识深处的低频震颤。据点不再是安全的港湾,而成了一个暴露在无形窥探下的透明囚笼。每一次呼吸,都仿佛能吸进那种被监控的压抑感。

熊泰的愤怒开始转向内部燃烧。他不再咆哮,而是将那股无处泄的蛮力转化为近乎自虐式的体能储备。他在废弃车间里增加了负重训练的强度,铁疙瘩般的肌肉在极限拉伸下出细微的呻吟声。汗水不再是焦躁的排泄,而是成为一种冷却剂,试图浇灭内心那团因未知而燃起的邪火。他开始练习绝对的静默移动,像一头潜行捕食的大型猫科动物,努力消除自身存在的一切痕迹,对抗那无所不在的“注视”。这种沉默的对抗,比之前的暴躁更显压抑,也更具危险性。

罗勇颢试图用数据构建防御工事。他给自己编织了一张更密集的监控网络,不仅追踪电子信号,甚至开始记录据点附近声、光、磁场的微小波动,企图从物理世界的蛛丝马迹中预测下一次“校正”的来临。他活在一种持续的、低度的惊恐中,任何微小的异常——比如灯光偶然的闪烁,或者远处一声模糊的汽笛——都能让他心跳骤停片刻。他对小刀和一琢的依赖达到了顶峰,几乎到了亦步亦趋的地步,仿佛他们是他在惊涛骇浪中仅有的浮木。这种依赖背后,也滋生着一种无声的抱怨,为什么偏偏是他,要被卷入这种越常人理解的恐怖之中?

一琢则彻底将自己囚禁在了数字的世界里。夜枭留下的算法像一座蕴含无尽秘密的迷宫,吸引着他全部的智力。他分解、重组、模拟运行,试图理解每一个代码片段背后的意图。他对那次脉冲袭击的数据进行了反复分析,确认其能量特征与算法模拟的“系统”扫描模式高度吻合,这反而让他产生了一种奇异的兴奋感——他终于触摸到了那个无形对手的一点边缘。他的世界里只剩下变量、逻辑和概率,外界的紧张气氛似乎被一层透明的屏障隔绝在外。只有在他偶尔抬起干涩的眼睛,看到小刀眉宇间难以掩饰的疲惫时,才会闪过一丝极快的人性化的忧虑,但旋即又被更庞大的演算需求吞噬。他像一台过载的精密仪器,在燃烧自己以换取那微不足道的一线曙光。

小刀承受着双重的压力。外在的威胁清晰而巨大,内在的探索则充满了不确定性。那次意识层面的直接攻击让她意识到,她的“特殊性”既是潜在的武器,也是招致灾祸的根源。她调整了训练方向,不再急于拓展对“灵犀”的引导范围,而是转向更深层的“共融”与“隐藏”。她尝试的不是驾驭,而是如何让自己的意识波动更自然地融入周围环境的“背景噪音”中,如同变色龙隐藏于丛林。这个过程需要极致的耐心和精微的控制,比强行引导更加耗费心神,但效果也更为根本。她能感觉到,自己与周围空间那种无形的联系变得更加细腻、更加……“自然”。这或许不能直接对抗攻击,但可能让她在“系统”的扫描中,变得不那么显眼。

就在这种各自舔舐伤口、默默积蓄力量的压抑平静中,一种新的“共振”开始悄然出现。它不是通过语言,也不是通过计划,而是源于一种在极端压力下滋生出的、近乎本能的默契。

那是在一次例行的、极其谨慎的物资补充外出后。熊泰和罗勇颢负责采购,小刀和一琢留守。当熊泰他们驾驶那辆破旧的面包车驶入据点附近的街区时,车内负责监控的罗勇颢突然出了一声压抑的低呼。

“熊哥!三点钟方向,那辆灰色轿车!它已经在这条街来回第三次了!节奏不对!”

熊泰目光一凛,没有立刻转头去看,而是借着后视镜快扫了一眼。一辆普通的灰色轿车,但行驶轨迹确实透着一股刻意的不自然。是“彼岸”的尾巴?还是其他势力的眼线?

几乎在同一时间,据点里的一琢也捕捉到了异常。他监控的公共交通摄像头画面显示,那辆灰色轿车在几个街区外就开始有意识地变换车道,似乎在确认着什么。

“小刀,”一琢的声音通过内部通讯传来,平静无波,“可疑车辆,灰色xx牌,车牌号xxx,正在接近熊泰他们的路线。建议改变原定返回路径。”

小刀正沉浸在意识共融的练习中,但一琢的声音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将她唤醒。她没有丝毫犹豫,甚至没有完全脱离那种与环境融合的状态,一种奇异的直觉让她直接对着麦克风说:“熊泰,下一个路口左转,进小吃街,穿过去,然后右拐上辅路。一琢,干扰小吃街东出口那个坏掉的红绿灯摄像头,让它三十秒内显示循环旧画面。”

她的指令下达得飞快,甚至没有解释原因。熊泰闻言,几乎是本能地猛打方向盘,面包车出一声刺耳的摩擦声,拐进了狭窄嘈杂、满是油烟味的小吃街。罗勇颢吓得脸都白了,紧紧抓住扶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一琢那边,手指已经在键盘上完成了操作,远程触了那个早已被他们标记的故障摄像头的某个后门程序。

面包车在拥挤的小吃街里艰难穿行,熊泰凭借高的车技和一股蛮劲,生生挤开了一条路。三十秒后,他们从东出口冲出,拐上了相对安静的辅路。从后视镜里,可以看到那辆灰色轿车被小吃街的人流和临时停放的车辆挡住,一时无法跟进。

“甩掉了?”罗勇颢惊魂未定地问。

“不一定。”小刀的声音再次传来,带着一种冷静的预判,“一琢,扫描辅路前方五百米范围内的所有蓝牙和dui-fi信号源,寻找强度异常或加密模式特殊的设备。”

一琢立刻执行。几秒钟后,他回报:“现一个可疑的移动热点信号,强度很高,加密方式与常见民用协议不同,正在沿辅路向前移动。可能是在为后续跟踪定位。”

“熊泰,下一个路口掉头,回主路,上高架。一琢,等我们上高架后,尝试用低功率信号短暂覆盖那个热点,不需要破坏,只要制造几秒钟的干扰。”

接下来的几分钟,像一场没有硝烟的电子游击战。在小刀近乎直觉的指挥和一琢精准的技术配合下,面包车在高架桥上下穿梭,几次看似随意的变道和绕行,巧妙地利用车流和交通设施,成功摆脱了那辆灰色轿车和可能的电子追踪。

当面包车最终安全驶入据点后的隐蔽位置时,车内的熊泰和罗勇颢都长长松了一口气,背后已被冷汗浸湿。

这次成功的规避,并非源于周密的计划,而是小刀那种在特殊状态下增强的“直觉”,与一琢的冷静分析、熊泰的果断执行以及罗勇颢的基础监控,在瞬间达成的完美“共振”。他们没有提前商量,甚至没有完全理解小刀每一个指令的深层原因,但信任和默契让他们形成了一个高效的临时整体。事后回想,某些指令的下达和执行几乎是同步的,快过了神经传递的度,仿佛信息是在一个更高效的底层通道中共享的。

回到据点内,四人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难以置信。这次经历,没有带来多少喜悦,反而更添凝重。他们面对的敌人,追踪手段层出不穷,而他们自己,似乎也在压力下催生出了某种越常规的协同能力。

“刚才……你怎么知道要那么走?”熊泰忍不住问小刀,眼神里充满了困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

小刀摇了摇头,眉头微蹙:“我说不清楚。只是一种感觉……感觉到那条路‘更安全’,那个信号‘有问题’。”她无法用逻辑解释那种冥冥中的指引,仿佛她的意识在那一刻,短暂地触摸到了城市信息流中某些不和谐的涟漪。

一琢推了推眼镜,看着小刀,目光深邃:“这可能就是你之前训练的成果。不是直接操控能量,而是提升了感知的敏锐度,能接收到更细微的环境信息,并下意识地进行整合判断。”

这种“共振”,像黑暗中悄然点亮的一盏小灯,光芒微弱,却真切地照亮了他们脚下的一小片土地。它告诉他们,即使面对庞然大物,他们也不是完全没有还手之力。他们的力量,或许正隐藏在这种不断磨合、不断进化的协同之中。

然而,这种刚刚萌芽的“共振”,能否承受住下一次、可能更加猛烈的“校正”冲击?那只无形之手,是否会容忍这种脱离严格“剧本”的、带有自主色彩的互动?

静默中,危机感与一丝微弱的希望交织在一起,在据点内静静共鸣。前方的路,依旧迷雾重重,但他们至少知道,彼此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力量。这种认知,在无声中传递,比任何言语都更加坚实。

喜欢老弟闪开,让姐来请大家收藏:dududu老弟闪开,让姐来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