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怀疑任何人。
我只是履行岗位职责。如果将来出了问题,签字的人是我,担责的也是我。”
李达康盯着他,眼神锐利如刀。
半晌,他靠回椅背,语气冷了下来:
“你是不是觉得,我不懂基层操作?你觉得你在一线,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我没有这个意思。”孙连城声音依旧平稳,
“我只是坚持一点:项目可以快,但不能带病推进。
一旦出事,毁的不只是一个地块,是整个光明区的信誉。”
“信誉?”李达康忽然笑了,笑得有些讽刺,
“现在谁还跟你谈信誉?谈的是进度!是数字!
是gdp报表上那一行行往上跳的指标!
你慢一步,别人就抢了先机。你以为这是做学问?容不得半点误差?”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背对着孙连城:
“我告诉你,上面有人盯着这个项目。
省里也关注进展。
如果你因为‘程序’两个字拖垮节奏,别怪我没提醒你,有些人,位置摆得再稳,也能换。”
这句话落下,屋里彻底安静。
孙连城慢慢松开交叠的手指,掌心有些潮。他知道这话的分量。
这不是一般的施压,而是明确的警告。
但他没动。
过了几秒,他开口:“达康书记,我知道您着急。我也希望项目尽快落地。
但我不能为了快,就把风险留给后人。
哪怕只差一步没走实,我都不会签字。”
李达康转过身,眉头锁死:“所以你是铁了心要顶着?”
“不是顶着。”孙连城站起身,拿起公文包,
“我是守着底线。您可以换人,但流程不能破。”
两人对视片刻。
李达康的眼神里有怒意,也有审视。他没再说话,只是挥了下手,示意他可以走了。
孙连城转身走向门口,手握住门把时顿了一下。
“达康书记。”他背对着说,“我这人做事慢,但每一步都算数。”
说完,开门出去,轻轻带上门。
走廊灯光依旧明亮,他沿着地毯往前走,脚步不疾不徐。
经过楼梯间时,他拐了个弯,没坐电梯,而是顺着安全通道往下。
脚步声在空荡的楼梯间里回响,一层、两层、三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直到五楼出口,他才停下,靠在墙边喘了口气。
胸口闷得厉害,像是压了块石头。但他没揉太阳穴,也没扶墙。
他只是闭了会儿眼,再睁开时,眼神已沉了下来。
回到区政府办公室,他没开主灯,只拧亮了台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