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若是陶妁断出病症,我们将木牌作为信物,让食客前来太和堂,你们据此免去诊金,只收取药费,我会定期派夥计前来结算。”
“此举看似让利,实则却可让百姓以为,山河药膳铺为太和堂认可的药膳铺,女郎高明。不过与百姓而言是真得到实惠,我没有推辞的理由,待禀明堂主,我再告知女郎。”
王盼儿闻言,一抱拳:“那便有劳于大夫!”
商议好後,王盼儿与陶妁带着愈後的孩童出了医馆。
折腾了好大一圈,除去诊金,药费不过半贯钱。
妇人拉着小童,就要跪下道谢。
王盼儿眼疾手快托住了她:“使不得使不得,阿姐要真想谢我,不如随我回药膳馆中罢。”
妇人一脸疑问,无法理解王盼儿的路数。
“馆中必有食客在等待结果,阿姐回去可是要给我当个活字招牌呢!我看这日头,快要午时末了,阿姐愿意的话,我去让後厨熬碗米粥给孩子吃。”
王盼儿摸摸孩童圆圆的脑袋,他腹中不再胀痛,精神头肉眼可见好了许多。
“今日陶大夫救了我儿一命,就按女郎的意思来。”
回到店中,那些好奇心重的食客们果真还在翘首以盼。
除了食客,还来了位重要客人——天成元钱庄的掌柜。
王盼儿估摸着和沐川有关系,给王逍瑶递了个眼神,让她和陶妁带着母子二人造势。
王逍瑶颔首,吩咐後厨熬煮米汤,王盼儿则将许掌柜与两位随从迎进了里间。
许掌柜的随从搬着一个好大的木箱,放到桌面上。
徐掌柜打开木箱,向王盼儿介绍道:“晋中一带冬季苦寒,这些是沐公子担心姑娘受冻,特意托我从京中订购的裘大披与暖靴。”
王盼儿从箱子里拿起披风,外表是绣了纹路的锦缎,华美非凡。内里更是奢靡,用大块完整的皮毛拼接而成。
是真的重,也是真的暖。
“敢问掌柜,这是什麽毛?”
“是最受女子追捧的狐狸毛。”
好家夥,下血本了。
“王姑娘一件,二姑娘也有一件。我还另备了手炉与暖耳赠予二位姑娘。”
又是一个包裹上桌。
是一堆零零散散的小玩意。
最特别的当数两支发钗,看似发钗,实则为藏剑簪,拿着钗头拔开就是一把淬了大量鸩毒的锋利尖刀,能叫壮汉顷刻毙命,是沐川不放心姐妹俩特意打制的防身工具。
比起贵重的披风和“银钗”,其他只能算是表心意的小物件。
礼轻情意重,看起来沐川与天成元关系匪浅。
想到这处,王盼儿便也不矫情,将许掌柜带来的东西都收拢好:“正忙得没有时间准备过冬的物件,如此便多谢掌柜。”
“姑娘客气,不过我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许掌柜但说无妨。”
“再过几日是家母生辰,内人怀有身孕,连日害喜,期间尤为中意贵馆的糕点。故此次前来还想托姑娘给家母寿宴准备糕点,也诚邀二位姑娘一同来为家母贺寿。”
王盼儿点点头:“承蒙惠顾,那我与妹妹便恭敬不如从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