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很感谢你,”他继续说,“因为你,我才努力成为更好的人。只是现在,我想为自己努力一次。”
她微笑着点头:“祝你找到真正的幸福。”
送走陈桉後,姜玧儿站在窗前良久。每个人都在成长,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而她很庆幸,在绕了一大圈後,她和段泽延找到了通往彼此的方向。
第二天,飞机降落在北京机场。一出闸口,她就看到段泽延等在那里,手中捧着一束白色的郁金香。
“欢迎回家。”他上前接过她的行李,自然地在她额头印下一吻。
回家的路上,他告诉她一个好消息:“基金会收到了第一笔大额捐赠,来自一个匿名捐赠人,足够我们再建五所乡村学校。”
“太好了!”她惊喜地说,“知道是谁捐的吗?”
“对方要求保密。”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柔软,“还有,爸爸想请我们明天回家吃饭。”
她有些意外。自从段泽延卸任CEO後,段父对他们的态度明显缓和,但主动邀请吃饭还是第一次。
“他看了清水村小学的报道,”段泽延解释道,“说想亲自听听项目的详细情况。”
第二天晚上,段家老宅的气氛出乎意料地融洽。段母热情地拉着姜玧儿聊她在剑桥的研究,而段父则认真听着段泽延介绍基金会的规划。
“你们做得不错。”饭後,段父难得地称赞道,“比我想象的更有意义。”
段泽延与姜玧儿相视一笑。这一刻,他们等了太久。
回家的路上,段泽延突然说:“有件事,我想和你商量。”
他的语气让她不由得紧张起来:“什麽事?”
“我想把基金会交给专业团队管理,只保留决策权。”他看着前方的路,声音平静,“然後,我打算回北大读博。”
姜玧儿惊讶地看着他:“读博?”
“嗯,社会学。”他微笑,“在清水村的那段时间,让我对农村教育问题産生了浓厚兴趣。我想系统地研究这个领域,为基金会的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夜色中,他的眼睛闪闪发光,那是找到人生方向的明亮。
“而且,”他补充道,“这样我就能经常在校园里遇到你了,姜教授。”
她笑出声,心中充满感动。这就是她爱的男人,永远在成长,永远在突破自我。
深秋的北京,银杏叶洒满街道。他们牵着手漫步在夜色中,像一对普通的情侣,讨论着未来的计划。
“婚礼你想在哪里办?”他突然问。
她想了想,说:“清水村。”
他有些意外:“为什麽是那里?”
“因为那里是我们共同梦想开始的地方。”她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他,“而且,我想让村里的孩子们见证我们的幸福。”
他温柔地吻了吻她的手:“好,就听你的。”
那一夜,姜玧儿在日记本上写下:
“爱情最美好的样子,不是初遇时的心动,而是在漫长的时光里,两个人各自成长,却始终朝着同一个方向。七年前,我们是彼此的初恋;七年後,我们成为彼此的选择。而这一次,我们终于学会了如何相爱。”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清辉洒满人间。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翻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