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妇女上下打量了华林一番,见他衣着得体,不像是坏人,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算了算了,孩子没什么大碍,以后走路小心点就是了。”
华林心中还是过意不去,他看了看旁边的烧饼摊,灵机一动,说道:“大嫂,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我把您这些烧饼都买了,就当是给孩子赔个不是。”
中年妇女有些惊讶,没想到华林会提出这样的要求:“这……这太多了,你买这么多烧饼吃不完会浪费的。”
华林诚恳地说:“大嫂,您就别推辞了,我真的觉得很过意不去。这些烧饼我可以分给其他人吃,不会浪费的。”
中年妇女见华林态度坚决,也就不再推辞,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那好吧,看你也是个实诚人。这些烧饼一共二十两钱。”
华林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递给中年妇女:“大嫂,不用找了,就当是我多给孩子的一点补偿。”
中年妇女有些受宠若惊,连忙说道:“这怎么行,太多了,我得给你找钱。”说着,她就要去拿秤称银子。
华林伸手拦住了她:“大嫂,您别忙活了,这钱您拿着。孩子还小,以后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中年妇女感激地看着华林,眼眶微微泛红:“那真是太谢谢你了,好人会有好报的。”她抱起孩子,对孩子说道:“快谢谢这位公子。”
孩子怯生生地看着华林,奶声奶气地说:“谢谢公子。”
华林摸了摸孩子的头,笑着说:“不客气,以后要小心点,别乱跑了。”
就在这时,中年妇女突然剧烈咳嗽起来,身体颤抖着,双手捂住嘴,似乎想要压制住这突如其来的咳嗽。华林心中一紧,连忙关切地问道:“大嫂,您这是怎么了?没事吧?”
咳嗽声持续了好一会儿,中年妇女才缓缓缓过劲来,她摆了摆手,脸色还有些苍白,说道:“没事没事,老毛病了,一到这个季节就容易犯。”
华林皱了皱眉头,看着中年妇女,认真地嘱咐道:“大嫂,这天儿越来越冷了,您可得多注意保暖啊。这咳嗽可不能小看,要是严重了就不好了。”
中年妇女感激地看了华林一眼,说道:“谢谢公子关心,我知道的。只是我们这些穷苦人家,哪有那么多讲究,能吃饱穿暖就不错了。”
两人站在烧饼摊前,中年妇女又和华林唠嗑了起来。她叹了口气,说道:“公子,您不知道,我们家里那片胡同,最近许多人都感染了风寒,一直不见好。也请了郎中来看,可就是没什么效果。”
华林心中一动,追问道:“大嫂,能跟我详细说说情况吗?这风寒来得有些蹊跷啊。那片胡同有多少人感染了?症状都是怎样的?”
中年妇女想了想,说道:“具体多少人我也不太清楚,反正我们胡同里好多人家都有人咳嗽、烧、浑身没力气。一开始还以为是普通的风寒,可这都好长时间了,一点好转的迹象都没有。郎中来看了,开了药吃了也不管用。”
华林沉思片刻,说道:“大嫂,您带我去那片胡同看看吧。我认识一位医术很厉害的神医,自己也会一些医术,说不定能帮上忙。”
中年妇女有些犹豫,说道:“公子,您这是好意,可万一您也被传染了怎么办?而且我们那胡同里都是穷苦人家,也没什么能报答您的。”
华林笑了笑,说道:“大嫂,您别这么说。救人要紧,哪能想着报答不报答的。我不会那么容易被传染的,您就带我去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中年妇女见华林态度坚决,便点了点头,说道:“那好吧,公子,您跟我来。”她抱着孩子,带着华林朝着胡同走去。
一路上,华林仔细观察着周围的环境。这条胡同狭窄而昏暗,两旁的房屋破旧不堪,弥漫着一股潮湿和腐朽的气息。街道上污水横流,垃圾堆积如山,散着刺鼻的气味。
很快,他们来到了胡同里的一户人家。中年妇女敲了敲门,一个面色憔悴的女人打开了门。看到中年妇女和华林,她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中年妇女连忙介绍道:“妹子,这位公子是来帮咱们看看风寒的事儿的。他懂医术,说不定能有办法。”
女人犹豫了一下,还是让他们进了屋。屋内光线昏暗,简陋的家具摆放得杂乱无章。一个瘦弱的孩子躺在床上,不停地咳嗽着,脸色通红。
华林走上前去,仔细地为孩子诊了脉,又看了看孩子的舌苔和咽喉。他皱了皱眉头,心中已经有了一些判断。
“孩子这风寒有些严重,而且似乎夹杂着一些其他的病症。大嫂,能跟我说说孩子病前都吃了什么、去了哪里吗?”华林问道。
女人想了想,说道:“孩子病前也没吃什么特别的东西,就是在胡同里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我们平时吃的都是粗茶淡饭,也没什么问题。”
华林点了点头,又在屋内仔细查看了一番。他现屋内的空气十分污浊,而且有一股淡淡的异味。他走到窗户边,打开窗户,让新鲜空气流通进来。
“大嫂,这屋内的空气太污浊了,对孩子的病情很不利。平时要多开窗通风。另外,我先给孩子开个药方,您去抓药给孩子喝。”华林说道。
他拿出纸笔,写下了一个药方,递给女人。女人感激地接过药方,说道:“谢谢公子,可我们家里实在拿不出钱来抓药啊。”
华林从怀里掏出一些银子,递给女人,说道:“大嫂,您别担心,这钱拿去抓药。孩子的病要紧。”
女人推辞着不肯要,华林说道:“大嫂,您就别跟我客气了。先把孩子的病治好才是最重要的。”女人只好收下银子,眼中满是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