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一些拉拉杂杂小事,广武侯府年酒圆满结束。
侯府开始闭门谢客,虽然门外挺多人天天来,但就是不见。
侯府一下定了很多亲,忙得很。
正月二十这天,天不错。
徐晼在太夫人跟前,依旧是吃,她娘家做了银杏糕给她吃。
徐家如今有银子,不用靠卖白果换柴火,就能照着银杏街的传承做各种吃的。
太夫人心情很好,丝毫不受外边嗑药传言影响,她尝一口银杏糕,还想尝尝年糕。
瞿元衡匆匆来回话:“赐婚圣旨到,准备接旨了。”
太夫人笑道:“去吧。”
陛下赐的是皇七女寿安公主。
寿安公主生母崔顺仪,崔顺仪不是很得宠,但公主得宠。因为杨贤妃没女儿,陛下甚至想把公主给杨贤妃当女儿,这是宫里的一桩官司。
崔顺仪有儿子,即皇十子,上次陛下给皇十一子都封了南阳郡王,却跳过皇十子,可见对崔顺仪母子有多不乐意。
现在瞿道要尚公主,侯府就得把这些事理清。
侯府原则上不掺和那些事,皇十子现在也没的掺和,除非他要谋反,侯府更不会掺和。
瞿道娶的是公主,不是崔家女,和崔家没必要结交。
卢氏还决定了,把亲生儿子赶到公主府去,她现在把更多精力用在运哥儿头上,准备靠运哥儿养老。
太夫人看热闹,觉得挺好。运哥儿也十三岁了,和卢氏亲儿子差不多,今年准备下场试试,看能不能考个案回来?太夫人不一定能看到了,但看到这儿就够了,觉得孩子能顺顺利利。
徐晼觉得卢氏挺厉害,这不就是现代模式吗?儿子要结婚买房和媳妇住,老人都不用给他带孩子,因为多得是下人。婆婆不用受公主的气,公主不用受婆婆的气,两边客客气气的当客人。至于瞿道高兴不高兴,多得是人娶了媳妇忘了娘。
徐晼想着,等她儿子将来成亲,也将他赶出去自力更生。
瞿元衡接了旨过来,和太夫人回话:“寿安公主赐开府,公主府选在原崔太师家,要全部重建,婚期便定在两年后。”
徐晼眼睛放光,陛下牛哔!收拾了崔家,把崔家的宅子赏给女儿,不知道对公主是什么心情?
太夫人含笑听着,算一算:“和侯府离的稍远。”
徐晼笑道:“有三里路。”和侯府完全分隔,又不算很远,以后就是当亲戚。
瞿道跪在太夫人跟前,心情很复杂。
卢氏坐在一边,心情不错。既然拒绝不了,就不能让自己难受。她又不是就一个儿子,就算没儿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她在侯府过得好好的。
郡主坐在一边,闲着,想想她也不愿天天和公主打交道,见面少一点更好。
下人匆匆来回话:“适哥儿和选哥儿已经到侯府了,哥儿护着其他人还得五六天才能回京。”
郡主和六婶对视一眼,就好笑。她打算修理瞿元载,要不然还能连累全家。
如今京城可不安静,好像皇太子不能服众,某些众一直在搞,而李芾快到京城了,他立了大功也不能服众,某些众挑各种刺儿,不消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