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
下午姜雅收拾了下,带上自己过往的成绩单与奖状,跟着喻霜去学校。
她最近都没怎麽和喻小姐相处。
因为喻小姐太忙了。
哪怕在家的时候,电话也是一通接着一通,有时候她上去叫喻小姐吃饭,在门口都会听到一些信息量巨大的话。
不是偷听。
但就是听到了。
比如,“爸,无能的人才会对着别人吼,有本事的只解决问题。”
看出来了,父女关系堪忧。
姜雅不奇怪。
她和她妈也很多年没见了。
每次提到她妈妈的话题,大家几乎都停留在女人早早离开的事实,然後顾及着她幼小的心灵,不会继续深入。
但她见过她妈妈。
又或者说,听过她妈妈的声音,更确切一些。
她妈妈回来过的。
早些年姜雅还不懂事,不知道那是她妈。
爷爷去世後,奶奶和她妈妈在屋背後说话被她听见了,才知道女人身份。
过一段时间都会拿些钱来,但是有了新的家庭,主观意愿上不是很想认她。
或许她是她母亲过往的一段错误经历。
不重要了。
她不被人放在心上,那她也不会将对方放在心上。
所以奶奶去世後,她也没有想过要联系对方。
因为她清楚对方是怎麽想的。
总而言之,关系走到这一步,肯定不全是喻小姐的问题。
而且父女之间的权力关系,在小的时候肯定不可能在孩子手中。
所以发展到这一步,一定是电话那头的人责任更大。
还有,“没关系,我来处理。”
“没事。”
“还好。”
这些简短的语句总是重复出现。
但真的没关系吗?
姜雅不这样认为。
只有出了问题,又不想让人担心的人才会反复将这些话挂在嘴边。
心情愉悦生活顺利的人,不会这样说话,他们谈论的应该是具体的幸福瞬间,和具体的人与物。
再一些就是和公司有关的。
很细碎,但从只言片语里能听出来,非常麻烦。
喻小姐像是长在了她的画室与书房里。
姜雅也旁敲侧击地问过,但往往只会得到一些敷衍的回答。
比如,“都是大人的事。”
“没什麽,还有工作,不想吃那麽多。”
“有这个时间你多看看书呗,说不定入校要考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