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看这里,我奶奶她应该是和你玩了个文字游戏。"
代持,但按照这个合同,出资人和産权都是你的。"
注意到奶奶只是玩了个小手段的秦黛雅总算是放心了下来。
她就说吗,以她能搞出这种事。
友家的规矩,结婚的时候男方是要出资不假,但如果全让男方买出,女方这边是要擡不起头的。
她上面虽然没有亲姐姐。但按照她表姐以前出嫁时的思路,她们家的规矩应该是男方自已买自已的婚房,然後女方这边也自已买自已的房子做嫁妆。
秦黛雅记得她表姐当年结婚的时候,就是男方买了郊区的大房子做婚房,然後表姐家买了一套市区方便出租的小户型学区房做嫁妆。
反正在她印象里,她家一贯只要求婚礼的排场,而不要求什麽彩礼。
因此当时候,甭管他说的是以後写她自已,还是两个人的名字,这事儿就不正常。
更何况这种事儿,哪怕金泯奎的初衷是想要给她和她的家人一个承诺,但在她家人的视角里,这种事她们答应了就是变相替秦黛雅答应了这个婚事。
这事儿金泯奎这边可能是觉得没办手续就没什麽关系,但她们家人绝对不可能不明白这里面的利害。
果不其然奶奶只是利用合约上,购房者,房主登记,以及实际出资人之间的关系跟金泯奎玩了个文字游戏。
说到底那张合约上,指代的利益关系和自已根本没有关系。
至于奶奶为什麽同意这个,在她们家里完全没有必要,甚至容易落人口舌的计划。
归根结底,应该是爷爷奶奶那边,想着赶紧金泯奎职业。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他毕竟是外国人,在不想她远嫁的情况下,让金泯奎尽快在金陵那边置业。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爷爷奶奶放心地让她和他交往。
秦黛雅估摸着这才是这个问题的关键。毕竟按秦黛雅十八岁时,爷爷告诉她的嫁妆,她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都是结婚前一定要做财産公证。
至于什麽聘礼要少了会不受婆家重视什麽的,秦家的态度一贯都是我们不需要重视。
能好好过就过,不能过就离。她们家里有底气给女儿兜底就不需要在意男方家对自家的态度。
更何况按照她家的想法,小夫妻结婚後,最好的模式,就是婆家和娘家都少走动。
逢年过节两边轮班送个礼串个门,平日里小夫妻俩关上门过好自已的日子。
至于当初她们家为什麽会和爷爷家挨着。
除了零几年刚好赶上房地産开发,让家里从平房换到楼房以外,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秦黛雅的爸妈当时就已经做好了要去南朝开分店的准备。
买得近纯粹是因为当时家里好多人不在家,让爷爷奶奶顺便帮忙看顾一下房子。
尤其是後来秦黛雅的父母,先後生了她和秦皓澄两个孩子以後。
经历过两次折磨的夫妻俩早就已经在带孩子这件事上衍生出了十足的梦魇。,
秦皓澄为什麽会被从小放在国内,除了男生在南朝必须要考虑的兵役问题以外,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秦爸秦妈真的不想再带孩子了。
所以後来当秦皓澄同学,展现出体育运动方面的天赋时,秦爸秦妈真的是激动恨不得立刻把他送回东煌。
秦黛雅至今还记得秦爸当时忽悠秦皓澄时的那个场面。
什麽你要是想练体育,就得回东煌。
你要是留在南朝练体育,还得坚持每天到学校上课。
甚至为了让秦皓澄心甘情愿的选择体育项目,还在给他看了一堆酷炫到极点的运动番後,带他尝试了所有可能的体育项目。
用秦爸当时的话说,哪怕是送秦皓澄去踢足球,他们也不想再带一遍孩子。
搞得秦黛雅一度怀疑过,说是不是自已小时候太过淘气,才让她爸妈在察觉到秦皓澄有这方面苗头後,果断送去了体校。
那个时候的她甚至还猜测过说爸妈当时同意她年纪那麽小,就去当练习生的事,是不是也有一层原因在里面。
但後来事实证明,秦爸秦妈是真的不擅长也不喜欢带孩子。
至少她和秦皓澄之所以从小在不同地方长大,还能关系这麽好的原因。
就是因为她们姐弟俩从小就在过年的对账环节中,意识到了父母的奸诈。
秦家爸妈那真的是,和在汉城的姐姐,说弟弟一个人在国内上体校不容易,所以要时常回东煌。
然後又和在东煌的弟弟,说南朝这边校园霸凌比较严重,不放心秦黛雅一个人在汉城。
然後结果就是秦家姐弟後来在秦爸秦妈从3G换4G手机的时候,从两人旧手机的内存卡里,翻出来了号机组组足足两个G的照片。
那个时候从小到大只在东煌和南朝间往返过的秦家姐弟,粗略估计了一下。
从秦皓澄六岁上小学,也就是秦黛雅十岁开始当练习生起,夫妻两个直接从亚洲到欧洲,到北美再到南美。
基本上大多数人眼中的国际游她们都跑了个遍。